本文修订于 2024-03-28 请核对首次阅读时间

在上一篇《“忠孝节义”东北义园之沉沟往事》中,介绍了东北义园的历史沿革以及变迁过程,本篇中将介绍东北义园中的名人墓葬,文中内容主要基于已故冯其利先生早年考证,笔者根据人物生平档案等,重新整理核对而来,在此对冯其利先生表示缅怀以及感谢。

友情提示:本文内含有部分人物黑白照片,又因部分人物生平简介较长,因此本文会消耗较多时间,请您斟酌后再进行阅读。


– – – –   忠      区  – – – –

高纪毅

高纪毅(1890年—1963年7月)字仁旃,奉天省辽阳县河栏沟大甸子人,隶属汉军八旗籍。中华民国政治及军事人物。

陆军速成学堂毕业,入奉天炮兵营,旋入测绘学堂及交通传习所军官班。1921年为张学良副官长。1924年升17团团长。1925年任东北航空处总务处长。1927年任联合军少将副官处处长。1928年任奉天全省警务处长兼全省保甲总办,12月任辽宁省政府委员。1929年3月,任辽宁省公安管理处处长。不久,兼任东北交通委员会副会长。后任北宁铁路局局长、铁道部顾问。北平和平解放前夕,高纪毅经宁武介绍,同中共地下党取得联系,受中共地下党之托劝说傅作义,从而为北平和平解放作出了贡献。1963年7月,高纪毅病逝于天津,享年73岁。安葬于东北义园

刘家廷、高亚英

刘家廷、高亚英辽宁铁岭人,北宁铁路局课长,东北义园主任。1940年5月1日停灵,忠区占6个穴,几年后下葬。刘家廷夫妇合葬墓险些被拆毁,已经出棺材一角时,刘家廷曾孙刘宗治等赶到现场制止,并且摄像保存。

彭相亭

“忠孝节义”东北义园之名人墓葬-梦回圆明园

彭贤(1884年—1959年)字相亭,别号香庭,生于今辽宁省新民县东高台子村,中华民国银行家。

1884年,彭贤生于新民县东高台子村。后来,彭贤赴奉天投靠张作霖,历任军需官、官银奉天分号襄理、东三省官银号总办、边业银行总裁等职,受到奉系军阀张作霖、张学良父子之信任。满洲国成立后,彭贤拒绝出任伪职。他在辽阳曾经出资二千元赈济辽阳城西的灾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彭贤迁居北京。1959年病逝,享年75岁。安葬在于东北义园

饶孟任

“忠孝节义”东北义园之名人墓葬-梦回圆明园

饶孟任(1882年—1941年),字伯舆,号庸盦,江西省南昌县人,中华民国政治人物。进士出身。

光绪三十年,会试第48名;殿试登进士三甲第117名,后以主事分部学习。此后到英国伦敦大学学习,毕业后归国。历任驻英使署三等参赞、大总统府秘书、北京法政专门学校校长、政事堂法制局参事等职务。1918年,担任安福国会众议院议员。1920年,担任币制局副总裁,同年8月离职。1920年,饶孟任出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华民国派赴万国财政会议全权大使,赴欧洲参会。1941年逝世,安葬于东北义园。

张作相

“忠孝节义”东北义园之名人墓葬-梦回圆明园

张作相(1881年3月8日—1949年5月7日),字辅臣(又作辅忱)。原籍直隶省深州花盆镇(今属河北省衡水市深州市),生于盛京将军管辖区锦州府义州南杂木村(今凌海市班吉塔镇杂木林子村),中华民国军事将领。

1913年2月任陆军骑兵上校。1914年2月加陆军少将衔。1915年8月授陆军少将。1918年12月授陆军中将,任旅长、师长。1920年秋,任驻关内奉军总司令。于任内提拔自己在东北讲武堂培养起来的张学良。1924年4月任吉林督军兼省长。1925年4月加陆军上将衔,11月任军团长。1927年6月授将军府辅威将军、吉林省长。10月授陆军上将。1936年1月改任军事参议院上将参议、行辕政委会主任委员。1949年5月7日,因心脏病发作,在天津家中病逝。享年69岁。安葬于东北义园忠区二十一列二十三位

金鼎臣

金鼎臣(1888年—1949年)辽宁北镇人,中华民国军事人物、奉军将领。

金鼎臣生于清朝光绪十四年(1888年)。毕业于奉天陆军讲武堂。中华民国初年,加入国民党,被孙中山任命为关外军总司令。后来加入奉军,历任奉天镇威上将军公署顾问,镇威第六军副官长,北京政府陆军部咨议,奉天第三游击队统领。1926年,随汤玉麟到热河,任热河卷烟特捐处处长。1927年,任陆军第九、第十二联合军后方警备司令。1928年8月任热河省政府委员。后来曾任卷烟统税局局长,热河赈务会委员。1949年7月,安葬于东北义园。

韩麟生

韩麟生(?—?),字寅阶,辽宁沈阳人,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韩麟生毕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商科。回国后,1926年任奉天商埠局总办。后来历任东三省官银号会办,吉长铁路局局长,北宁铁路局局长,吉敦铁路局局长。1930年11月,任国民政府财政部津海关监督。1937年4月去职。1948年5月安葬于东北义园。

于珍

“忠孝节义”东北义园之名人墓葬-梦回圆明园

于珍(1888年—1959年)字济川,盛京将军管辖区奉天府铁岭县人,中华民国军事将领。

生于清朝光绪十四年(1888年)。1910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八期步兵科。曾任奉天讲武堂教官。1914年,出任奉天陆军补习所学堂监督、洮辽镇守使署副官。1916年春,出任奉天督军署参谋兼全省警务处视察长。1918年起,历任陆军第29师参谋长、黑龙江督军公署参谋长、东省特别区警察总管理处副处长。1926年8月,授将军府珍威将军,并任安国军第十军军长,京畿卫成司令。1929年任东北边防军司令公署参议。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于珍隐居北平。在北平市社会局局长任内,曾为八路军做秘密工作。抗日战争结束后的1946年,于珍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东北行营任职。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珍出任辽宁省政协委员、常委。1956年,作为特邀委员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会议。1950年起,被北京市人民政府聘为参事室参事,一直任至1959年逝世。1959年秋,于珍在北京市因脑溢血病逝,享年72岁。1960年安葬于东北义园。

翟文选

“忠孝节义”东北义园之名人墓葬-梦回圆明园

翟文选(1878年—1950年4月23日) 字熙人,吉林将军管辖区阿勒楚喀副都统管辖区双城堡人,清朝及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1901年(光绪27年)辛丑、1902年(光绪28年)壬寅并科举人。清朝末年,曾任黑龙江将军府全省文案处提调官、安达厅抚民通判、呼伦厅抚民同知等职务。1913年任黑龙江警察厅厅长。1917年任参议院议员。1920年9月,任东三省盐运使。1928年任东三省保安会委员,7月为奉天省省长、东三省交委会委员,12月任辽宁省主席。1929年1月,任东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首都建设委员会委员。后任万国道德总会理事。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翟文选拒绝了关东军提出的请其参加满洲国的邀请,举家迁往天津,从此远离政坛。后迁居北平。晚年,翟文选笃信佛教,在家中修行。1950年4月23日,翟文选病逝,享年73岁。1950年8月安葬于东北义园。

刘维勇

刘维勇(1893年—?)字剑秋,辽宁辽阳人,中华民国军事人物、奉军将领。

生于清朝光绪十九年(1893年)。1918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后来入奉军,1924年任第五旅旅长。1925年任第九军参谋长。1926年任察哈尔都统署参谋长。后来任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军令厅副厅长,东三省兵工厂会办。1936年12月,获授陆军少将。1954年7月,安葬于东北义园。

汲金纯

“忠孝节义”东北义园之名人墓葬-梦回圆明园

汲金纯(1877年—1948年),字海峰,号殿一,通称大英,盛京将军管辖区奉天府海城县人,中华民国奉军将领。

早年投奔绿林冯德麟部,后来随冯德麟被清廷招安,随之在奉天巡防营任职,历任奉天巡防营前路哨官及管带等职。1913年,任陆军第28师第56旅旅长。1915年9月,获授陆军中将衔。1917年7月,冯德麟举兵反张作霖败北而失势。汲金纯投靠张作霖。同年8月,被张作霖任命为辽西临时剿匪司令。同年11月,接替冯德麟任第28师师长。1918年升为陆军中将。1921年6月,任蒙疆中路总司令。同年9月,任热河都统。1924年,任奉军第4军副军长兼第9师师长。1925年2月,任善后会议会员。1926年10月,任安国军三、四方面军团第15军军长。1926年11月,任绥远都统。1928年,奉军撤退,任山海关警备司令。1931年后调任东北边防司令长官公署参议,失去军权。1948年去世,享年72岁。1954年7月,安葬于东北义园。

邓之诚

“忠孝节义”东北义园之名人墓葬-梦回圆明园

邓之诚(1887年11月19日—1960年1月6日),字文如,号明斋,又号五石斋,江苏江宁人,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学家。著有《中华二千年史》、《清诗纪事初编》、《骨董琐记全编》等。

幼入私塾,随父亲到云南任所,习六代史。1903年,考入云南两级师范学堂。1907年毕业后,担任滇报社编辑。1910年,任昆明第一中学堂史地教员。武昌起义后,仍然兼报社工作,宣传革命。1917年,应北京大学聘请任教授。到北京后,被国史编纂处任命为民国史纂辑员。后来又兼任北平《新晨报》社总编辑。1927年起,专任北京大学史学系教授,兼任北平师范大学、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燕京大学史学教授。1931年起,专任燕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讲授中国通史和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明清各断代史。其间,曾经兼任北平师范大学、辅仁大学史学课程。1941年遭到日军逮捕。1945年燕京大学复校,回到燕京大学任教,支持学生的爱国运动。1952年院系调整,以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的身份全薪退休。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历史考古专门委员。1960年1月6日逝世,享年73岁。1960年1月10日安葬于东北义园忠区四十一列八位

李坚白

“忠孝节义”东北义园之名人墓葬-梦回圆明园

李坚白(1882年—1937年)名绍白,字坚白,以字行,号愈三,奉天辽阳人。中国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22岁进入邑学为庠生。23岁进入襄平公学,学习科学。嗣入奉天优级师范学校,学习物理化学诸科。毕业之后,创办中学、师范等校。中华民国成立后,1913年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参议院议员。国会解散后返回本省办学。1916年第一次恢复国会时,继续任参议院议员。曾任国会议员。1917年,响应孙中山护法运动,赴广州参加非常国会,仍为参议院议员。在广州期间,李坚白结识了郭松龄,并成为好友。1925年底郭松龄反奉期间,李坚白任郭松龄的秘书处长,负责联络冯玉祥,曾参与订立“郭冯密约”。1937年,李坚白病逝。1937年安葬于东北义园。

汪逢春

汪逢春(1884年5月29日—1949年8月14日)本名朝甲,字风椿,行医时用名逢春,江苏吴县人,中华民国中医。著有《中医病理学》、《泊庐医案》等。

汪逢春生于清朝光绪十年(1884年)。十多岁时,入知名中医艾步蟾门下学医。1908年到北京,任法医,并且向名医厉轩举求教。1913年辞去法医职务,正式开始行医。因为治愈了许多疑难杂症,逐渐和萧龙友、孔伯华、施今墨并称北京四大名医。在诊治内伤症方面,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主张着重护理脾胃。1938年,成立国医职业公会,汪逢春当选该公会会长,同时筹备《北京医药月刊》,于1939年1月创刊,汪逢春主持笔政并撰文。1942年,创办国药会馆讲习班于北京天安门内侧朝房。1949年8月14日(己丑年七月二十日),汪逢春逝世,享年65岁。1949年9月27日,安葬于东北义园。

王树翰

“忠孝节义”东北义园之名人墓葬-梦回圆明园

王树翰(1882年—1955年)字维宙,又字惕庵,辽宁省沈阳市人,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在奉天府衙署内为笔生。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王树翰任职奉天府巡防营统领部,后保升府经历。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升任奉天府衙门机要科长。1908年,任奉天军械制造厂厂长。光绪三十一年八月清朝废科举之后,在北京成立吏部学治馆,培养官吏推行新政。宣统元年(1909年),王树翰循资(按资格)考入吏部学治馆学习。宣统二年(1910年),卒业返回奉天,任奉天清理财政局科员,兼任奉天被服厂副厂长。不久,清理财政局并入度支司,王树翰升任奉天度支司科长。中华民国成立后,东三省总督兼巡抚改为东三省都督,王树翰任都督府秘书,兼任度支司岁入科科长。1913年1月,任奉天省南路观察使。1914年2月,兼任奉天营口交渉员。1914年3月,任辽沈道道尹。1915年3月,署理吉林滨江道道尹。后来出任吉林省清丈局局长。1916年4月,代理奉天巡按使。1916年5月,任奉天省财政厅厅长,任至1917年9月。任内因和张作霖发生矛盾,乃在1917年请辞,张作霖在1917年5月批准其病假两个月,奉天省财政厅政务暂委王永江代理。1921年5月,孙烈臣调任吉林督军,王树翰随其到吉林,任吉林省财政厅厅长。1921年7月,任吉林省政务厅厅长兼官银号监理。1922年11月,任吉林督军署秘书长。1922年12月18日,王树翰为吉林督军署秘书长兼高等顾问、代理吉林省长。1925年2月,朱庆澜辞去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职,由王树翰兼代,后因政务繁杂,不久辞去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职。1930年12月,王树翰任国民政府委员、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委员。1931年4月19日,张学良在北平成立陆海空军副司令行营,王树翰任秘书长。同年6月,任国民政府文官长。1932年,王树翰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秘书长、1933年5月,任行政院政务整理委员会政务处处长。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天津前,蒋介石派飞机接王树翰、张作相,但被二人谢绝。王树翰直到天津解放,再没有出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树翰常游北京,为老朋友章士钊所闻,乃荐之中央文史研究馆。1953年,王树翰获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1955年2月8日,王树翰在天津寓所病逝,享年74岁。安葬于东北义园忠区四十一列十位。


– – – –   孝      区  – – – –

周濂

周濂(1889年—1950年),辽宁开原人。中华民国陆军上将,东北军将领。

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生。毕业于奉天陆军军官学校。曾任东三省兵工厂会办,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军事厅副厅长兼军务处处长,东北讲武堂教育长。1931年,任东北陆海空军司令部副司令辽宁办事处参谋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赴北平。1936年1月,获授陆军中将。1946年7月31日,获授陆军上将。1950年逝世。1950年6月安葬于东北义园。

高维岳

“忠孝节义”东北义园之名人墓葬-梦回圆明园

高维岳(1875年—1938年)字子钦,盛京将军管辖区锦州府锦县人,中华民国军事将领。

早年从东北讲武堂毕业后,在奉天从事军务。1912年,任第27师参谋长。此后,历任团长、旅长。1925年,升任东北陆军第7师师长。同年11月任第8军副军长。1926年,升任安国军第3、4方面军团第9军军长。同年8月,署察哈尔都统。1927年4月1日,获封岳威将军。张作霖死后的1927年8月,正式就任察哈尔都统。同年,任奉军京绥前线副总指挥。1935年4月5日,授陆军中将。抗日战争爆发后,寓居北平,拒绝了参加亲日政权的邀请。1938年高维岳逝世,享年64岁。(其逝世时间又有1937年12月一说)先停灵,1949年4月安葬于东北义园。

丛兆麟

丛兆麟(1901年—1950年)字玉书,辽宁岫岩人,中华民国军事将领。

丛兆麟出生于1901年。毕业于东北讲武堂第5期步科、陆军大学将官班乙级第1期。1933年2月任第120师656团团长,1935年1月任第129师686团团长。1937年4月14日授陆军少将。1937年5月任第116师346旅旅长,10月继任119师师长。1945年11月任东北行营少将高参,1946年7月退为备役。1950年逝世。1950年8月,安葬于东北义园。

宋文郁

宋文郁(1885年—?)字墨林,辽宁台安人,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清朝光绪十一年(1885年)生。自奉天高等巡警学校毕业。历任奉天兴京、黑山等县警务长,奉天省会警察厅督察长,奉天省会警察厅厅长。1916年,出任奉天省警务处处长兼省会警察厅督办。后来历任沙河税捐征收局局长,省长公署警察顾问,鸭绿江运河两江水上警察局局长,营口警察厅厅长等职。1919年,出任黑龙江省警务处处长兼省会警察厅厅长。1920年,兼任黑龙江清乡局总办。1921年,任龙江道尹,同年改任黑河道尹兼瑷珲交涉员及瑗珲关监督。1926年,任黑龙江绥兰道尹兼游击队统领,呼海铁路局协理。1927年4月2日,获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授陆军中将。1928年l2月,任黑龙江省政府委员。1930年,任东省特别区市政管理处处长兼哈尔滨市市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曾任满洲国东省特别区长官公署总参议。1952年11月,安葬于东北义园。

李绍庚

“忠孝节义”东北义园之名人墓葬-梦回圆明园

李绍庚(1896年—1949年)盛京将军管辖区奉天府辽阳州人,中华民国、满洲国政治家、外交官。

1920年,李绍庚毕业于哈尔滨俄立高等商业学校。其后,就任滨江道尹公署外交科长。1924年,任东省特别区市政管理局副局长。1926年,任东省特别区教育厅厅长。翌年3月到9月,署理驻符拉迪沃斯托克总领事。1931年,代理中东铁路理事长。满洲国成立后,李绍庚历任中东铁路督办公署代理督办、北满铁路督办兼理事长。1935年,任交通部大臣,任至1940年12月。其后,任满洲国驻日本大使,赴日本就任。1942年,任外交部大臣,至1944年4月在任。1945年4月,赴南京国民政府(汪兆铭政权)任满洲国驻华大使。满洲国灭亡后,李绍庚被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逮捕。1949年逝世,安葬于东北义园。

娄学熙、刘涤华

娄学熙(英语:Lou,Herbert H.,1894年—?)字穆清,吉林宾县人,中华民国政治人物、法学家。著有英文版《美国青年法院》。

娄学熙毕业于北京大学,留学美国哈佛大学获硕士学位,后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博士学位。回到中国后,任东北大学教授,又任第三、四方面军团部秘书,再任通辽县知事、抚顺县长。1930年1月到1932年7月6日,任北平市社会局局长。1932年,任燕京大学教授,寄籍北平,住在帅府胡同4号。1938年3月,东北大学开始迁往四川,5月在四川三台复课。1941年7月,奉教育部令,法学院恢复法律学系,设新生院。8月聘娄学熙接任法学院院长。12月遵南京政府教育部令将法学院改称为法商学院。娄学熙安葬于东北义园。其妻刘涤华,先于娄学熙逝世。1945年10月安葬于东北义园。

东北流亡学生烈士墓

1948年7月5日,东北流亡学生举行示威游行,抗议北平市参议会通过的停发东北学生公费并集中军训的议案,遭到军警镇压,9人被打死,百余人受伤,其中8位死难烈士由华北学联出面葬在孝区。他们是李福维、卜鸿勋、贺守志、徐国昌、杨龙云、吴肇泰、孙德馨、韩德林。


– – – –   节      区  – – – –

邴克庄

邴克庄(1882年—1937年)字敬如,辽宁省盘山县人,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清朝光绪八年(1882年)出生在奉天海城(出生地今位于盘山县境内)。曾经在海城县创办乡团,后来举办初等、高等各小学校。嗣而考入奉天高等警察学校,毕业之后创办警察协会。旋当选为奉天省议会议员。1912年,当选为奉天省议会代表。1913年,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众议院议员。国会第一次解散后,任奉天民政公署顾问,兼办保卫团讲习所。1916年国会第一次恢复时,仍任众议院议员。1922年再任众议员。1925年善后会议时,任王永江的代表。1928年12月,任热河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厅长,任至1931年3月去职。1937年邴克庄在北平逝世。1937年4月5日安葬于东北义园。

邴克庄墓靠着东北义园的东墙,2007年前后,墙上贴有邴克庄后人写的《爱国志士邴克庄之墓(1885-1937)生平简表》。

冯广民

冯广民(1882年—1954年)辽宁沈阳人,中华民国及满洲国政治人物、教育家。

清朝光绪八年(1882年)出生。毕业于奉天两级师范学堂高等数理化选科。后来入北京高等师范学堂,1914年毕业。历任奉天两级师范学堂理化教员,兼任奉天女子师范学堂理化教员兼教务长、奉天师范学堂教务长。1922年任奉天省教育会会长,沈阳高等师范学监主任,省立第三高级中学校长,奉天省议会议员。1925年7月,任临时参政院参政,后来任盘山县知事。1928年任东北大学总务长,奉天省长公署咨议,西丰县县长等职务。满洲国时期,1933年任满洲国锦县县长。1934年,任满洲国锦州省民政厅厅长。1937年,任满洲国民生部社会司司长。1939年4月,任满洲国北安省省长。1954年,冯广民逝世。同年8月30日安葬于东北义园。

王家桢

“忠孝节义”东北义园之名人墓葬-梦回圆明园

王家桢(1899年—1984年12月28日),字树人,出生于吉林省双城县(今黑龙江省双城市),祖籍山东省文登县,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王家桢早年自北京大学法科肄业后前往日本留学,毕业于庆应义塾大学经济科。回国后曾任北京政府交通部法律编辑局书记官。孙中山发动护法运动后,王家桢南下参加,任广州大元帅府秘书。后来回到北京政府,任直系吴佩孚的秘书、负责同日本联络。吴佩孚下台后,投靠奉系张作霖,任大元帅秘书、外交部秘书。张作霖死后,王家桢继续为张学良的部下。张学良东北易帜后,王家桢任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外交机要处主任。1930年4月,任国民政府外交部常务次长,并且兼任外交部特派威海卫接收专员、日本租界收回委员会委员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张学良失势,王家桢遂离开上述要职。1931年起,王家桢历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顾问、中国出席国际联盟会议代表、中央政治委员会外交委员会委员。1934年10月,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东北行营经济委员会委员。1935年5月,出任监察院监察委员。1937年5月,任国民政府主席东北行辕政务委员会委员,同月被免职。抗日战争期间,于1938年6月出任第一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45年,作为中国代表团顾问,出席了美国旧金山的联合国成立大会。抗日战争胜利后,历任东北生产管理局局长、东北政务委员会常务委员。1946年当选制宪国民大会代表。第二次国共内战末期,拒绝随蒋介石政权去台湾,仍留在大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加入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并曾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中央委员、第二至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84年12月2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安葬于东北义园。

刘尚清

“忠孝节义”东北义园之名人墓葬-梦回圆明园

刘尚清(1868年—1947年2月20日)字海泉,盛京将军管辖区奉天府铁岭县人,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1911年(宣统3年),被东三省总督署度支部任用。年内升任科长,并入奉天法政学堂甲班学习。1913年4月,任奉天省财政司科长。刘尚清自奉天法政学堂毕业后,1914年入东三省官银号任职,不久升为东三省官银号总办。1919年,暂署黑龙江省财政厅厅长。翌年6月,正式被任命为黑龙江省财政厅厅长,兼任永济官银号总办。1925年9月,调任中东铁路督办。1926年秋,升任奉天省省长兼财政厅厅长,11月兼任省立东北大学校长。1927年6月,被张作霖起用为北京政府农工总长。同年10月回任奉天省省长。1928年8月,辞东北大学校长职。张学良东北易帜后的1929年1月,刘尚清任东北政务委员会委员。1930年12月,升任国民政府内政部部长。1932年,任北平政务委员会委员。1933年5月,任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委员。1937年4月,任安徽省政府委员、主席,5月兼任安徽省保安司令,9月派安徽省普通考试试务处处长,同年11月辞任安徽省政府委员、主席,同年12月免安徽省保安司令职。1941年12月,任监察院副院长,免国民政府委员。1943年9月再次当选国民政府委员,仍任监察院副院长职。他还曾任稽勋委员会委员。抗日战争末期,因病赴美国就医。1945年5月,任第六届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抗战胜利后,一度回重庆,但因病情加剧而再度赴美国。1947年2月20日,刘尚清疗养期间在美国纽约病逝,享年80岁。刘尚清的棺木自美国运抵北平东北义园,用铁、木、铜三套套棺,1948年8月16日安葬,方位取西南看东北,寓意不忘东北的家乡。

马辉堂

马辉堂(1870年—1939年)本名文盛,祖籍今河北省深州市马家庙村,清朝营造家。

马氏是明朝、清朝知名的营造世家,世代营建皇家建筑。马辉堂的先祖马天禄在明朝营造过北京皇宫。马辉堂的先辈马德亮在清朝营建过承德避暑山庄。传至马辉堂时,马氏家道大盛,马家的兴隆木厂位居清朝末年北京“八大柜”(即兴隆、广丰、 宾兴、德利、东天河、西天河、聚源、德祥八大木厂)之首,承建过包括颐和园在内的许多皇家建筑及王公府邸,主持维修过多座坛庙、陵寝、寺观,被誉为“哲匠世家”。中华民国时期,兴隆木厂关闭,马氏转而经营恒茂木厂,由马辉堂的长子马增祺(字介眉)任掌柜,继续为北京营造业的翘楚,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收归国有。1939年,马辉堂逝世。安葬于东北义园。东北义园的马辉堂家族墓原有16个穴,现存五通墓碑,除了马辉堂、马王渡群各有一碑外,还有马乘风、马叔颖和马旭初之妻余益华三碑。北京现存马辉堂花园,过去为马辉堂的住宅。2011年,作为“东城区魏家胡同18号宅院”被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忠孝节义”东北义园之名人墓葬-梦回圆明园

东城区魏家胡同18号马辉堂宅 《京城民居宅院》插图  郑希成

张云川

张云川(1904年3月18日—1965年3月22日),原名张长浚,男,江苏省萧县(今属安徽省)寿楼乡张寿楼村人,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1919年考入徐州的江苏省立第七师范学校。毕业后,回乡任小学教员、校长等职。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曾任北伐军团政治指导员。1930年参加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后任察哈尔抗日同盟军政治教官,军委会战地党政委员会视导员。1941年参加民主政团同盟,任民盟中央委员,民盟华北总支委员会秘书长,香港光明报社副社长,农工民主党中央常委。1949年出席全国政协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政务院、国务院参事,农工民主党中央执行局委员,民盟中央委员,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957年底,被打成“右派”。1965年3月23日逝世于北京,1980年,错划为右派的冤案获得平反。张云川和妻子李芸书合葬于东北义园。张云川、李芸书夫妇墓旁边,另有张云川岳母李吉瑞武之墓。

罗清媛

罗清媛爱新觉罗•多罗特夫人,溥儒的嫡妻,1924年、1925年先后生子毓岦、毓岑。

溥儒(1895—1963)初字仲衡,后字心畲,号西山居士。清道光帝曾孙,恭亲王奕䜣之孙,贝勒载滢之子,恭亲王溥伟二弟,是诗、书、画三绝的文人画家,有“南张(大千)北溥(心畬)”之说。1937年七七事变,溥心畲离开恭亲王府,移居颐和园,时年44岁,嫡妻多罗特氏为清末陕甘总督升允之女罗清媛,名门闺秀,雅善丹青。他们结婚于青岛,婚后伉俪情笃,可惜未能白头偕老,1947年8月23日多罗特夫人逝世,安葬于东北义园。

东北义园中共有墓葬4000余座,因诸多原因笔者未能收集到更多墓主信息,除以上人员外,据冯其利先生考证,东北义园中葬有杨宇霆后人、郭松龄、香港导演李翰祥及其父母等。但据2011年东北日报记者探访及与工作人员核实,郭松龄墓未找到,李翰祥墓笔者未能查到资料证实。又冯先生已故无从证实,因此本文中未做详细介绍。

至此东北义园系列文章完结,虽仍有部分未解之事,有待日后更多档案公布后,再进行考证补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