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式雷图概况
图名: | 无 |
图幅: | 不详 |
款式: | 墨线淡彩 |
图纸性质: | 平面图、呈样 |
绘制年代: | 咸丰十年(1860)以前 |
收藏机构: | 故宫博物院图书馆藏 |
排架编码: | 样1702号 |
样式雷图简介
本文修订于 2022-07-29 请核对首次阅读时间
廓然大公,亦总称双鹤斋,圆明园四十景之一。位于福海西岸,主景居西北隅山水间,是一处园中园。南北全长320米,东西宽160米,占地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450平方米。
廓然大公一景建自康熙朝后叶,初名深柳读书堂,康熙五十八年(1719),胤禛赋《园景十二咏》即有深柳读书堂诗目。雍正四年 (1726)有增建,次年二月挂讫御书”双鹤斋“、”深柳读书堂“、”天真可佳长”、”茭荷深处”、”采芝径”、”环秀山房”匾。乾隆三年(1738) 九月御书,次年九月挂讫的匾额有”廓然大公“、”四面云山”、”落花水面皆文章”、”山高先得月”和”眺远亭”。本景乾隆九年成图后,从十九年(1754)起北部又有大规模改建增饰,次年十月挂讫御书匾”绮吟堂”、”丹梯”、”峭茜居”、”喷雪亭”、”影山楼”、”澹存斋”、”存素”、”静嘉轩”、”琢雪”、”启秀亭”和”延青洞”(石匾)。乾隆二十年御制《廓然大公八景》诗中尚有《规月桥》、《披云径》、《韵石淙》之目。此次改建,境仿无锡惠山寄畅园景致,叠石亦模盘山静寄山庄云林石室之山石为之。乾隆五十五(1790)遵旨修理双鹤斋、廓然大公二殿等项工程,共销工料银4503两。嘉庆帝御制《双鹤斋》诗句云∶”结构年深仿惠山,名园寄畅境幽闲。”
本文版权归发布者 @圆明园事务总管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带有Google AdSense标识的推广,已过滤敏感信息,但仍请辨认真伪。
本站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文章及图片如有侵权,请点击右侧菜单,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