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修订于 2020-05-20 请核对首次阅读时间
关于“蓬岛瑶台”的绢本绘画浅析-梦回圆明园

“蓬岛瑶台”绢本

关于“蓬岛瑶台”的绢本绘画浅析-梦回圆明园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蓬岛瑶台
       此前本人曾在圆明园贴吧发表过一幅关于“蓬岛瑶台”的绢本绘画,这幅画作的建筑结构样式与以往多个版本对比,均存在诸多细节上的不同,今天就让我们浅析开来,看看到底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1、中岛码头位置不居中,而是偏向东南方向,且没有出现四十景图咏上的宫门塔楼(镜中阁)与凤凰(铜风旗)部分。码头建筑屋顶琉璃瓦与建筑规制均存在不同,此版本为单檐硬山顶,脊部为黄琉璃瓦,正面铺绿琉璃瓦,底部蓝琉璃瓦剪边。而四十景图咏中为单檐硬山顶,绿琉璃瓦黄剪边。
2、因画卷清晰度有限,根据目测,中岛正殿“蓬岛瑶台”屋顶为单檐硬山顶出单檐歇山顶并联式抱厦铺黄色琉璃瓦,与常见画面上绘制的是单檐卷棚硬山顶(屋檐勾连搭接)出单檐卷棚歇山顶抱厦(前殿蓝琉璃瓦黄剪边、后殿蓝琉璃瓦铺顶、抱厦灰筒瓦铺顶绿琉璃瓦剪边)相比,存在明显差异。
3、中岛东侧书楼“畅襟楼”,此画卷屋顶为单檐歇山顶,黄琉璃瓦铺顶,绿琉璃瓦底面剪边。墙体抹红灰,侧面开方窗。四十景图咏不同之处在于把“畅襟楼”描绘为青灰砖墙体,单檐卷棚歇山顶,灰筒瓦铺顶绿琉璃瓦剪边,整体建筑西面建有上下错位平台,两平台间有多级台阶踏面可自由上下,墙体侧面向南延伸出游廊(在墨线画稿版本中却不见影踪)

关于“蓬岛瑶台”的绢本绘画浅析-梦回圆明园

《御制圆明园图咏》“蓬岛瑶台”
4、中岛后半部北院,各建筑差别甚远,此画作上的回廊被四十景图咏中的各式卷棚顶类建筑所替代,比如东侧的三勾连搭单檐卷棚硬山顶建筑式样等等。中岛西侧矮墙,四十景图咏中无绿琉璃瓦,而此画作给予保留,西北角的亭子,脊部与顶部均为黄琉璃瓦,四十景图咏为绿琉璃瓦灰剪边,亭子东侧的笋石也消失了。
5、通往东南岛的曲桥桥面板、岛上六方亭脊部及其瓦顶剪边颜色各自存异,一绿一黄形成强烈反差。西北岛的太监值班房,建筑形制基本没有变动,但瓦顶材质与颜色有不同,四十景图咏上为灰筒瓦铺顶,而此画卷上为黄琉璃瓦铺顶蓝剪边,屋顶侧面刷红漆,建筑墙体为红灰涂抹,开方窗而不是叶形窗,门口的平台式建筑外墙面也是一面虎皮墙,一面琉璃装饰墙之别。大门的颜色亦是一红一原色。
6、中岛的“神州三岛”、山行水系以及植被大体相同,其它大大小小建筑还存在瓦顶颜色的不同之处,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此绢本画上部 “乾隆御览之宝”钤印,左下部落款:臣唐岱沈源恭画。“蓬岛瑶台”雍正时期称为“蓬莱洲”,乾隆元年(1736年)四月伊始,传旨中就能见到唐岱、沈源、郎世宁等人的名字出现,他们都协助冷枚作画。乾隆三年(1738年)正月,唐岱沈源开始单独合作为圆明园各所绘制画册,而冷枚早于他们于乾隆元年(1736年)正月,就开始为圆明园各所绘制画卷,以及总图一幅。
ps: 本人对此绢本绘画浅析难免有不足之处,还忘各位友人指正,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