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信息
原文作者: | 颐和园微览 |
发布平台: | 微信公众平台 |
转载方式: | 署名转载 |
转载正文
01.
序论
桥,是架在水上或空中便于通行的构筑物,用来有效连接两个不同空间,是人类为解决交通而采取的一种措施。当桥作为景观要素,纳入造园中时,在发挥桥的基本功能外,还是园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组织了游线和交通,又是园林一景,具有观赏性,在景观艺术上有很高价值,甚至超过其交通功能。同时,结合不同园林空间,桥还发挥了点景、障景等作用,可以说桥是园林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颐和园作为清代皇家园林的典范,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其前身为清漪园,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的大火将清漪园中的绝大多数古建筑付之一炬,仅有少数建筑及石质构筑物幸免于难。光绪十二年(1886)清漪园重修,光绪十四年(1888),改园名为“颐和园”。作为古典自然式山水园林集大成者,颐和园内水体丰富、多样,造就了各类不同形式、不同材质的桥。按形式分,主要有平桥、拱桥、亭桥、曲桥等。按材质分,有石桥、木桥等。在步移景异的园林空间中,这些桥或气势磅礴,或小巧精致,水域宽阔的昆明湖上,有气势如虹的十七孔桥,杨柳夹岸的西堤上有造型优美的玉带桥……这些造型各异的桥在颐和园的历史变迁中,或是从清漪园始建之初一直延续至今,或是历经了兴建、损毁、修缮的历程,得以恢复,它们都是这座经历了历史沧桑、由清朝走进新时代的皇家园林的历史见证者。
据统计,颐和园的各式园桥中,以桥身是石桥形式的占比最大,而且主要分三类,分别为花岗岩等材质的全部料石砌筑石桥以及料石辅以砖砌石桥、虎皮石砌筑石桥。这三类中,以虎皮石砌筑石桥占比最小,在颐和园中有三座,为养云轩前葫芦河石桥、养云轩院东三孔天桥以及后湖的石拱桥。本文主要以三孔天桥为研究对象,探讨这座桥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与变化,以及其在造园中发挥的作用。
02.
概述
三孔天桥之名源于《清宫颐和园档案·营造制作卷》【1】中光绪十七年的工程清单,详见图1。三孔天桥在颐和园中的位置距离东宫门较近,位于长廊起点—邀月门以北、乐寿堂之西,坐落于养云轩院落和扬仁风院落之间,它不是跨水而建,而是进行两个院落之间的陆路连接。三孔天桥桥身长10.40米,桥高3.27米,主体由虎皮石砌筑而成,有三个大小相同的孔券,每个孔券券高2.37米,券最宽处为1.91米,桥面为传统尺四方砖铺墁,桥上“万字不到头”图案的花宇墙高约1米,整座桥低调而古朴。通过对清朝绘画、样式雷图档、工程清单、老照片、《颐和园建筑科技档案》等一系列历史资料的查阅与比对,可知这座三孔天桥始建于乾隆朝的清漪园时期,历经了清漪园到颐和园的整个变迁史,虽然局部结构发生了变化,但桥身主体结构保存尚好,作为皇家园林中重要的一部分,传承并发挥着重要作用。
▲图1 《清宫颐和园档案·营造制作卷》中的“三孔天桥”
▲图2 三孔天桥平面位置图
▲图3 三孔天桥南立面
03.
历史沿革
1.乾隆朝
目前所知关于三孔天桥最早的图像资料是《崇庆皇太后万寿庆典图》【2】(故宫博物院藏)。这幅庆典图绘制于乾隆年间,是崇庆皇太后庆寿活动的写实画卷,真实地反映了乾隆朝清漪园建筑的原貌。图4为《崇庆皇太后万寿庆典图》中扬仁风—养云轩院落局部。通过庆典图可以推断,三孔天桥在乾隆朝已建成。如图5所示,三孔天桥桥身形态和现在基本相同,但是东端桥头位置有一座钟形门,钟形门东侧为一处平台。通过图5推断平台地面与桥面高度相同或高差不大,平台与地面间通过踏跺完成上下交通,进而进入扬仁风院落。三孔天桥的西端由于选取的绘画角度问题,仅能确定三孔天桥花宇墙与养云轩院落东院墙成直角等高相接,桥面向西延伸,但桥体西端与养云轩院墙间具体的连接方式以及桥面与地面间的交通组织方式图中没有清晰的绘出。
▲图4《崇庆皇太后万寿庆典图》中扬仁风—养云轩局部
2.嘉庆—道光朝
在嘉庆朝、道光朝,清朝虽已不鼎盛,但国事基本稳定,未受到外国入侵。目前仅在《颐和园志》中有关于三孔天桥东侧紧邻的建筑乐安和拆除的文字记载——“道光年间被拆毁后迄今未恢复”。其他关于三孔天桥当时情况描述的文字、图像等档案资料尚未找到,因此结合当时国势情况以及养云轩院和扬仁风院没有被破坏等因素,推测三孔天桥基本维持了始建之初的原貌。
3.咸丰—同治朝
清漪园咸丰朝被火烧后,满目疮痍,仅存少量建筑及石质构筑物等。三孔天桥因其虎皮石砌筑而得以幸存。至同治朝,由于当时国力匮乏等诸多因素,清漪园仍未得到系统的修复,三孔天桥依然为其破败的景象。这在英国摄影师德贞于同治四年(1865)拍摄的一张老照片中有所体现,见图6。可以看出一座钟形门屹立于三孔天桥东端,是三孔天桥桥头的组成部分,而且钟形门主体结构未被损坏。这座钟形门和《崇庆皇太后万寿庆典图》中的钟形门外形极为相似,也佐证了《崇庆皇太后万寿庆典图》绘画的写实性。而天桥西端的构造以及与养云轩院之间是如何连接的,仍无法判断。
▲图6 德贞于同治四年拍摄的三孔天桥老照片
4.光绪—宣统朝
光绪朝重新修复清漪园,关于三孔天桥的相关档案资料在光绪朝的《国家图书馆藏样式雷图档·颐和园卷》【3】和工程清单中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图7为光绪朝三孔天桥的样式雷【4】图档。由图7可以看出,养云轩东侧院墙在三孔天桥西端的位置是有一樘随墙门的。这与《清宫颐和园档案·营造制作卷》的光绪十七年的重修颐和园的工程清单中有关随墙门的文字记载是吻合的,即“三孔天桥西头添安门口、门扇……”,见图8。因而,可以肯定,随墙门是光绪朝添建的,乾隆朝没有此门。而且,如图7所示,此时三孔天桥东端已无钟形门和平台,桥东端由山石踏跺登桥,西端通过随墙门进出,桥西端没有其他建筑构件或构筑物。
宣统朝从始至末时间不到三年,又逢时局动荡,内忧外患。据《颐和园志》载“宣统元年,核准将每年的岁修费减为五万两,颐和园开始失修、失养。”随着清朝走向灭亡,宣统二年、三年更不会有余力进行三孔天桥的修缮,三孔天桥日渐失修。
▲图7 光绪朝三孔天桥样式雷图(国家图书馆藏)
▲图8 《清宫颐和园档案·营造制作卷》中的修缮记录
5.中华民国
据《颐和园志》记载,“民国政府接收颐和园后,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整理园容、维修古建、保护文物,但由于其时局动荡,人事多变,公园管理相当混乱,以致使颐和园处于一种严重的失修失养的状态……许多重要的亟危建筑无法得到及时的修护”。同时,志中所载1912年—1948年修缮档案和民国时期《颐和园各处修整油饰工程各商估价清册》,均没有关于三孔天桥的修缮记载。结合当时的财政情况,亟危建筑尚不能维修,对三孔天桥进行整修的可能性更小,因而三孔天桥可能依然处于失修的状态。
6.新中国成立后至今
新中国成立后,颐和园内的建筑物、构筑物等园林景观要素得到系统的修复,并形成一系列档案资料。图9为1953年养云轩院落修缮设计图纸的局部,从图中可以确定随墙门门洞、门口尚存,而且图9中随墙门西侧的情况与图7样式雷图中随墙门西侧的情况相同,至此可以推断从光绪朝至1953年养云轩院落修缮时,随墙门及其西侧基本保持着光绪朝的格局。
▲图9 1953年养云轩院落修缮设计图纸(局部)
《颐和园志》记载 “养云轩由中国人民大学(1953~1955年)和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1955~1966年)租用,由其进行整修油饰。”其后至今,《颐和园志》及《颐和园建筑科技档案》中关于三孔天桥的记载几乎没有,但是经过向在颐和园内一直进行维修工程的老师傅了解,三孔天桥西端在六十年代中后期是无随墙门,与现在看到的情况相同,见图10。因此,结合1953年图纸、1953—1966年养云轩院出租情况以及现状,推断为了加强院落的封闭管理,随墙门应于1953—1966年间被封堵。
2018年,养云轩院东侧院墙外侧罩面灰大面积脱落,针对这一病害,对东侧院墙外立面进行零星工程维修,重做灰层。在施工中,铲除灰层露出砖墙后,发现了原有随墙门后期封堵的痕迹,见图11。对封堵门口进行测量,发现门口在桥面以上高度为1.3米。通过挖探坑及局部地面砖接墁,发现桥面以下有南北走向的三步踏跺石,从桥面到最下层踏跺石底皮即桥面至门口下皮总高度为0.6米,因此可以确定随墙门门口高度为1.9米,这与颐和园内常见的门口高度相同。同时发现紧临踏跺石南北两侧有两块平行的阶条石,且两阶条石内侧距离与门口宽度相同,为1.04米,所以可以肯定随墙门门口宽度为1.04米,门高1.9米。由此推断,天桥西端的交通组织方式是通过三步踏跺由桥面走下进入随墙门,然后进入养云轩院。这与光绪朝样式雷图和1953年的养云轩修缮图纸中的三孔天桥设计是相符的。
▲图10 三孔天桥西端墙体现状
▲图11 随墙门封堵痕迹
由于历史原因,三孔天桥西端随墙门被封堵后,后期在天桥西端北侧堆砌了自然山石踏跺,见图12。这条堆砌的山石踏跺正对养云轩院东北角的光绪年间添建的小门,恰如神来之笔,让人产生后砌山石踏跺是为进入东北小门而特别设计的,也间接联系了养云轩院落和扬仁风院落,形成了三孔天桥新的交通组织,也符合人们对于桥的交通往来的认知。
▲图13 光绪年间增建的小门
04.
因地制宜,融入系统造园之中
1.选材合宜,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
有别于颐和园内大部分花岗岩等材质的料石砌筑桥体,三孔天桥采用虎皮石砌筑的形式。虎皮石砌筑是用不规则多边形的花岗岩毛石砌筑、青灰勾缝而成,所用石块多为棕色、黄褐色等颜色,因石料颜色和灰缝纹理与虎皮相似而得名。不同于江南私家园林的细致委婉,虎皮石的风格更符合北方粗犷豪迈的审美,其独特的花纹与颜色,与皇家园林山地形象气质相符。虽然虎皮石砌筑桥体的形式在颐和园内应用较少,但是这种虎皮石砌筑形式并不是孤立的,而是融入了颐和园内用虎皮石砌筑建筑、构筑物的大环境。在颐和园中虎皮石不仅大量应用于建筑的下碱或基础,还应用于驳岸、护坡、挡土墙、园墙,是皇家园林山地部分的一个标志,更是追求田园风格的一种体现。就三孔天桥周边的小环境而言,天桥采用虎皮石砌筑形式,不仅与周边的养云轩院、扬仁风院院墙的虎皮石下碱相统一,同时与养云轩前虎皮石砌筑的葫芦河石桥遥相呼应。在与周边景观互为因借、相互衬托的同时,使三孔天桥融入周围建筑环境,并与其后的山体、周边的苍松翠柏相协调,营造了质感统一,色调和谐的气氛,增添了皇家园林的野趣。
▲图14 养云轩东院墙虎皮石下碱
▲图15 葫芦河石桥
2.沟通左右,有效连接不同建筑区域
著名建筑学家诺伯格·舒尔兹曾说:“‘桥’是有深刻意义的路线。它一方面结合两个领域,同时还包含着两个方向,一般处于令人感到力动均衡很强的状态”。养云轩院东侧无紧邻建筑,西侧为上山路,若无三孔天桥的跨空连接,养云轩院是独立的。从图2可以看出,扬仁风院、乐寿堂院、永寿斋院虽为三个不同的居住院落,但是通过三个院北侧的同一道云墙将三个院落连成一个整体,而三孔天桥的存在,恰恰将养云轩院与这三个院落连接,形成一组3+1的院落的形式,既避免了养云轩院落的孤立,也打破了多个院落紧密相连的复制呆板,同时,三孔天桥的三个拱券也增添了建筑区域的活泼性,丰富了区域建筑组群的平面和立面。
3.障景、点景,相辅相成
▲图16 扬仁风—乐寿堂—永寿斋院后云墙、护坡墙及走道
05.
结语
(摄影:卢和生)
注释:
【1】《清宫颐和园档案·营造制作卷》主要包括颐和园修建过程中的工程清单、工程经费、工艺制作、宫殿修缮等,其中光绪朝工程清单以五日为单位,详细记录了每座单体建筑的修缮进展情况,是研究颐和园古建筑重建重要的依据和凭证材料。
【2】《崇庆皇太后万寿庆典图》是四卷纪实性画卷,是乾隆皇帝为祝其母六旬大寿命宫廷画家绘制的一套长卷,此图从京西万寿山之东宫门起,沿万寿山、昆明湖入长河,直绘至皇太后在紫禁城中的庆寿之地寿安宫。该图作为记录清漪园早期的绘画,是研究清漪园的重要资料。
【3】《国家图书馆藏样式雷图档·颐和园卷》收录了颐和园相关样式雷图档680余件,其中图样包括总图、景点图、装修图等,对于研究颐和园以及清末皇室和社会有重要价值。
【4】“样式雷”是清代一个著名的建筑世家,从清康熙皇帝开始直至清末两百年间,雷氏共八代人主持了皇家建筑设计。包括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北京故宫、天坛、颐和园及清东陵和西陵等这些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建筑设计都是出自这个‘样式雷’家族,他们是我国古代建筑设计史、科技史上成就卓著的杰出代表和传奇。
参考文献:
【1】颐和园管理处. 2004.颐和园志.北京出版社.
【2】崇庆皇太后的万寿庆典图.故宫博物院藏
【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 2016.清宫颐和园档案. 中华书局.
【4】国家图书馆. 2018.国家图书馆藏样式雷图档.颐和园卷.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图文编辑:颐和园研究室
*图文版权归颐和园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