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信息
原文作者:颐和园微览
发布平台:微信公众平台
转载方式:署名转载
转载正文
本文修订于 2021-09-17 请核对首次阅读时间

好山园是研究北京西湖、清漪园、颐和园历史不可回避的课题,然既往研究多有臆测之嫌,在资料缺乏的情况下,如何尽可能分析出好山园的相关信息,是史学研究者、园林研究者需要面对的一个课题。

一、瓮山曾有好山园

有关好山园的信息,见于乾隆十五年(1750)乾隆皇帝《题耶律楚材墓》诗,诗序中写道:“墓在瓮山好山园之东。”

由乾隆诗序,可知瓮山曾有一座园林,名“好山园”,其具体位置在耶律楚材墓西附近。

瓮山,即今万寿山,元明时代称为瓮山,其西南侧之玉泉水汇之湖名瓮山泊、西湖。《日下旧闻考》诸臣间接引用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关于瓮山记载及现状云:

好山园考-梦回圆明园

 

好山园考-梦回圆明园

 颐和园耶律楚材祠位于文昌院以西

瓮山在玉泉山之旁,西湖当其前,金山拱其后,明时旧有圆静寺,后废,今上乾隆十五年于其地建大报恩延寿寺,命名“万寿山”,并疏导玉泉诸派汇于西湖,易名曰“昆明湖”。 

乾隆十六年是乾隆母亲钮祜禄氏“孝圣”皇太后60岁。为了表示为母亲祝寿,以孝治天下,乾隆十五年,皇帝命于瓮山“建大报恩延寿寺,命名‘万寿山’,并疏导玉泉诸派汇于西湖,易名曰‘昆明湖’。”[1]

那么,好山园到底是怎样是一处园林,主人是谁、建于何时、又是如何毁灭的等等,就成为学界关注的课题。 

二、清漪园的建造导致好山园的毁灭 

(一)扩张瓮山泊是建造清漪园的基础

为了整体造景,在计划修建大报恩延寿寺的同时,皇帝还令清理扩张瓮山泊。乾隆十六年,皇帝《御制万寿山昆明湖记》云: 

岁已已,考通惠河之源,而勒碑于麦庄桥。《元史》所载引白浮、瓮山诸泉云者,时皆湮没,不可详。

夫河渠,国家之大事也,浮漕利涉灌田,使涨有受而旱无虞,其在导泄有方而潴蓄不匮乎?是不宜听其淤阏泛滥而不治,因命就瓮山前芟苇茭之丛杂、浚沙泥之隘塞,汇西湖之水都为一区 

经过治理,昆明湖形成了如今我们所见的模样,构建起清漪园的基本园林骨架,为清漪园的空间造景创造了条件。

(二)在瓮山泊扩建前,今广润灵雨祠(龙王庙)位于湖泊东岸上

如今的颐和园昆明湖是乾隆十四年湖泊扩建之后的形状,在此之前,西湖北部、东部形状与今全然不同。明人宋彦《山行杂记》载:

瓮山前有仁慈庵,入门三百步,两傍椿树夹之,登石磴二十级,有堂三楹,两庑翼之,西庑前为楼庵,左为圆静寺寺门,度石桥,大道通湖堤。 

也就是说,圆静寺寺门位于瓮山山麓稍上方的仁慈庵左侧,前有石桥,连通瓮山泊东侧的湖岸。

简单地说,当时的西湖东岸从瓮山山麓(今排云殿南位置)直伸向其南方的龙王庙处——今颐和园广润灵雨祠。

瓮山泊的这种形状,在玉泉山上看来,如同半月一般,故明人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卷七《西山下·玉泉山》中写西湖形状云:“径寺登乎山,望西湖,月半规,西堤柳虹青一道。”

彼时的龙王庙、耶律楚材墓就位于西湖半月的弓弦上。

(三)昆明湖是原瓮山泊面积的一倍

经过乾隆十五年的扩展,瓮山泊的形状与深度有了很大的变化,用乾隆皇帝自己的话说,“新湖之廓与深两倍于旧”[2]

“新湖”指昆明湖,“旧”则是指未清浚前的瓮山泊,而新湖新扩出来的一倍湖面主要就是从湖北岸、东岸(瓮山前、右前)扩建出来的。瓮山泊扩建之前的情形,《山行杂记》有极好的记载,云: 

西湖北岸长堤五六里,砌石古色可爱。夹堤烟柳,绿荫参天,树多合抱者。龙王庙据其中,仅仅一廛耳。堤下菰蒲荇藻,交映翡翠。西北诸山环绕,凫雁满中流,群飞声振林木。夏月行堤上,内视平畴千顷,绿云扑地。外视波光十里,空灏际天。 

古人行文简洁,多能引发今人不知地理情形者的误解。上文单从字面看,龙王庙位置似当位于瓮山泊北岸居中地方,但是,若结合当时地理情形并“内视平畴千顷,绿云扑地。外视波光十里,空灏际天”的记载来看,上文当有主语转换之处。

也即开头以“西湖北岸长堤”为主语,而至“夹堤烟柳,绿荫参天”之后,主语却转变成了“西湖东堤”,否则,在西湖北堤(瓮山南面)上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有“内视平畴千顷”的视角——彼时,西湖左翼稻田主要位于湖岸东侧,即今西苑、六郎庄一带。

也就是说,《山行杂记》中所谓的龙王庙应位于西湖东岸上。

好山园考-梦回圆明园

《京畿水利图卷》上的佛香阁、龙王庙与湖岸东平原、稻田关系

关于此龙王庙,乾隆十五年《御制广润祠诗》序云:“昆明湖上旧有龙神祠,爰新葺之,而名之曰“广润”。

由此,自玉泉山下视瓮山泊的半月形可以想见一斑。

(四)好山园毁于乾隆十五年瓮山泊扩建工程

乾隆诗序直称“好山园”,而不称残址或加以注解释(乾隆皇帝诗对用典、简称、事件、有特点空间多加长篇注释),说明当时好山园尚在——而非某些专家想象的,好山园为明时园林,明末毁灭。

以绘于乾隆年间的《都畿水利图》、《清漪园以东、畅春园以西河道图》来看,耶律楚材墓西侧唯有水中的知春亭,并无其他任何建筑。

这即说明正是乾隆十五年的瓮山泊扩建工程使得原本位于湖泊北岸的龙王庙孤悬湖中,也导致了湖岸上、耶律楚材墓西侧好山园的毁灭。

三、好山园东侧的耶律楚材墓与乾隆营造清漪园

关于好山园的建造年代,学界素有争议。

实际上,研究好山园目前所见唯一的文字证据,即是乾隆十五年皇帝的《题耶律楚材墓》诗序:“墓在瓮山好山园之东昔年营园时以其逼近园门故培土为山其上以藏之”。

好山园考-梦回圆明园

乾隆《题耶律楚材墓》《御制诗二集》卷十八

古人行文简洁,往往很多语言成分省略,加以没有句读,因此,如何理解这段文字也就成为了后世学人研究好山园的关键。

一种理解认为,该文字应断作:“墓在瓮山好山园之东,昔年营园时,以其逼近园门,故培土为山其上以藏之。”颐和园管理处编纂的《颐和园志》即持此种观点。

如果按照这种断法,“昔年营园时”中的“园”字似应指好山园,营造者即应为乾隆皇帝,则好山园建于清乾隆时期。

再一种观点则认为,该文字应断作:“墓在瓮山好山园之东。昔年营园时,以其逼近园门,故培土为山其上以藏之。”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编纂的《颐和园》持此种观点。

按照这种理解,则“昔年营园时”中的“园”字应指乾隆时代墓地所在处的园林,即清漪园。

一个标点符号的不同,导致出现两个意思。

笔者认为,该文字当如后者。因以上文字并非乾隆《题耶律楚材墓》诗序的全部。衡量文字的意思,要考虑诗序的上下文。诗序云:

墓在瓮山好山园之东。昔年营园时,以其逼近园门故培土为山其上以藏之。闻其为楚材之墓久矣……命所司仍其封域之制,并为之建祠三间,使有奠馈中酌之地,并命汪由敦为碑纪。

汪由敦《元臣耶律楚材墓碑记》云:

瓮山之麓有元臣耶律楚材墓一区,岁久弗治,渐就芜没。会其地近别苑,所司将有所营建,上特命覆以屋三楹,俾勿坏,而敕臣由敦记之。

“治”者,治理也,包括一切与之相关的工程都是治的范畴。由汪记可知,在乾隆皇帝为耶律楚材墓覆屋之前,耶律楚材墓相当时间并无任何工程发生。

乾隆诗作于乾隆十五年四月,所谓“昔年”是指乾隆十四年冬扩展瓮山泊并建造园林事,“营园”、“园门”中的“园”字指的都是清漪园,因碍于风水,故与园门与墓之间培土为山,将墓掩起来;而汪由敦碑记中所谓“地近别苑”中“别苑”指的也是清漪园——之所以称别苑,是因为时人以圆明园为皇帝“御园”,而清漪园只是皇帝游赏、并不住宿的园林,故名[3]

由上,乾隆《题耶律楚材墓》诗序部分文字的意思应该如下:

(耶律楚材)墓在瓮山好山园之东。昔年营(清漪)园时,以其逼近(清漪)园门,故培土为山其(耶律楚材墓)上以藏之。

也即,乾隆皇帝乾隆十五年营造清漪园时,位于耶律楚材墓西侧的好山园尚在。结合乾隆皇帝“昔年营园时,以其逼近园门故培土为山其上以藏之。闻其为楚材之墓久矣”等文字,好山园自然也不可能是乾隆皇帝自己的园子,否则建造好山园时,对风水之学极其在意的乾隆帝就应该覆土藏墓了,何得等到建造清漪园时才做如此行径呢? 

四、好山园建造于何时

(一)好山园应建于康熙七年后

既然好山园并非乾隆所建,那么,该园建造于何时呢?

康熙七年(1668),致仕太子太保王崇简曾过耶律楚材墓[4],作《题耶律楚材墓》,其诗序云:

康熙戊申二月二十七日,策马重经,断垄渐平,耕者及其垄,余皆荡然。三十余年来,问之土人,鲜知为公墓。墓西去半里,圆静寺僧犹能言其处。 

垄者,坟墓也。《荀子·礼论》云:“凡礼,事生,饰欢也;送死,饰哀也……故,圹垄,其貌象室屋也;棺椁,其貌象版、盖、斯象、拂也……”

可知,康熙七年二月二十七日,王崇简二过京师西湖耶律楚材墓时,周边农民已经不知道该墓的主人了,以至于耕地渐渐扩展到墓的根部。

由此亦知,当时亦尚无好山园,否则,以王崇简的身份,也不至于舍近在咫尺墓西侧的好山园主人、奴仆不问,而西向半里,径向瓮山脚下的圆静寺寺僧询问了。

又,乾隆皇帝《题耶律楚材墓》诗序云:“墓在好山园之东”,并未就好山园的情况再作说明。

乾隆作诗,好为诗序、诗注,用以解释地点、事由、用典等事,之所以此处未对好山园多加解释,只能意味着时人对好山园并不陌生,这也就说明,好山园在乾隆十四年冬之前至少还是比较完好存在的。

由乾隆诗、王崇简诗可知,好山园的建造应不早于康熙七年,且至乾隆十四年时依旧完好。

(二)由康熙朝京西园林的分布看好山园的建造时间

园林是空间性审美空间,因此研究园林必须考虑其周边情况,而清代海淀一带园林的研究,还需要考虑清代帝王政治的转变,否则,即容易脱离实际立论。

明清时代,海淀一带园林的造作始于明末李伟建清华园和米万钟造勺园(位置分别位于今北大西门西、东一带)。

康熙二十年(1681)前后,皇帝以清华园遗址为基础建造御园(后赐名畅春园)。由于康熙皇帝一年中近半时间在畅春园居住、处理政务,臣工为上朝方便,纷纷在附近购地置房、租赁房屋,皇子、诸王赐园亦在附近。

雍正继位后,以畅春园北自己的赐园圆明园为御园,并大力营建,乾隆继位后,继续扩建,使圆明园成为清代第一御园。诸臣工又复有围绕圆明园置宅租房者。

但是,当我们观看彼时诸王、臣工园第位置就可以发现,这些园林与畅春园、圆明园一样,都位于万泉河水系沿线上;不在万泉河水系上的园林,现在所知,唯有建于雍正三年(1725)的自得园(今中央党校南园)、好山园、建于乾隆十五年的清漪园[5]

好山园考-梦回圆明园

海淀一带畅春园、圆明园、清漪园位置关系图

瓮山泊一带比畅春园、圆明园等处更靠近西山,且更有用水之便,山野稻禾更多野趣,距离畅春园也不甚远,就造园条件而言,远胜于畅春园、圆明园一带。《白岩集》载:

西湖堤东稻畦千顷,接瓮山之麓有寺曰圆静,因岩而构,甃为石磴,游者拾级而上,山顶有屋曰雪洞,俯视湖曲,平田远村绵亘无际。

既然如此,何以清康熙、雍正年间的诸皇子、诸王、臣工不选择这一带作为造园之地,而皆集中于万泉河水系上呢[6]

这大概与彼时瓮山泊一带的地质条件有关。历史上,瓮山泊一带是玉泉水的受水地,沼泽遍地,稻禾成片。明人宋启明《长安可游记》称:

瓮山圆静寺左俯绿畴,右临碧侵,近山之胜于是乎始

也就是说,自今排云殿位置向东皆是稻田。《长安客话》更载:

西湖去玉泉山仅里许,即玉泉龙泉所潴,此地最洼,受诸泉之委,汇为巨浸,土名大泊湖,沙禽水鸟出没,隠见于天光云影中,可称绝胜……近为南人兴水田之利,尽决诸洼,筑堤列塍,为菑为畬,菱芡莲菰靡不毕具,宛然江南风景。 

在这样的条件下,瓮山泊东岸建造园林所必须的坚固地基难以寻找,除非通过水渠将这一带的高水位沼泽水排走、使水位降到一定高度、地面含水量降低到足以施工。

也就是说,乾隆十四年冬开拓瓮山泊,将湖泊面积与深度皆扩展到原来湖泊阔、深的两倍,固然是为了使湖面看起来更加宽阔,气势逼人,足以与玉泉山、瓮山相对照,但使附近一带水位下降,以便于东岸一带的建筑空间的施工也是重要原因。

清代西郊政治中心的转移、王公园林位置的变化、瓮山泊附近园林的兴建等诸多因素综合考量,好山园的建造时间当与自得园前后,以其靠近西湖距离而言,或更晚于自得园,且规模不甚庞大。

五、好山园主人考

既然,好山园建造时间应在雍正三年以后,又非乾隆所造,乾隆径称其为好山园,而不云谁家之园,可知当是皇家赐园。

如此,则考察当时诸皇子、王公赐园的情况,即可以为考察好山园的主人提供一条比较可行的道路。

清代皇帝,尤其是康熙皇帝极其重视皇子教育,驻跸畅春园即令诸皇子随行学习。康熙皇帝驻跸畅春园时,诸皇子先在园内的韵松轩读书,后搬到无逸斋;待康熙二十八年前后,由内务府郎中曹寅(曹雪芹祖父,后任江宁织造)监修的畅春园附园西花园完工,诸皇子即移居彼处。

康熙四十六年正月,皇三子胤祉、四子胤禛、五子胤祺、七子胤佑[7]、八子胤禩、九子胤禟、十子胤(礻我)等7位皇子“奏请于畅春园附近建房”。

彼时,畅春园东、南两面业已为王、大臣等居所、园林所占据,惟畅春园北面“新建花园”附近地方还有空地,故而,皇帝下旨:

(畅春园)北面新建花园以东空地赐予尔等建房。[8]

经诸皇子实地勘踏,认为如果此处空地七人同起宅第,地方狭窄,故“四阿哥、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具奏皇父,在此地修建房屋”,而皇三子(买得水磨闸东南明珠子奎芳家邻接空地一块)、五、六、七皇子另外择地、建造宅园[9]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面没有提到皇长子胤褆。之所以如此,大概是因为其在此先即已赐园,而畅春园北面“新建花园”很可能就是胤褆的赐园(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因魇咒太子胤礽,谋夺储位,被削爵囚禁),故而四十六年正月诸皇子请求赐园时并无胤褆之名。

由诸皇子赐园的位置分析,可见诸皇子赐园位置分布在围绕今北京大学北部一带。那么,除以上诸皇子外,有谁较皇十七子允礼更小,且活到了雍正年间,在雍正皇帝以圆明园为御园后,有可能在圆明园西南地方(瓮山泊东岸)获得赐园呢?

按,康熙皇帝皇十八子胤祄、皇十九子胤禝幼年伤逝,未及活到雍正年间,其下诸皇子情况如下:

皇二十子胤祎:康熙四十五七月生,雍正四年21岁,封贝子,八年晋贝勒,卒于乾隆二十年正月。

皇二十一子胤禧:康熙五十年正月生,雍正八年19岁,奉贝子,晋贝勒,后晋慎郡王。卒于乾隆二十三年五月。

皇二十二子胤祜:康熙五十年十二月生,雍正八年19岁,封贝子,后晋贝勒,卒于乾隆八年十二月 

皇二十三子胤祁:康熙五十二年十一月生,雍正八年17岁,封镇国公,后晋贝勒,卒于乾隆五十年七月

皇二十四子胤祕:康熙五十五年五月生,雍正十一年,17岁,封缄亲王,卒于乾隆三十八年十月

可见,雍正三年业已成年,有可能获得皇帝赐园、皇十七子胤礼自得园相近的唯有皇二十子胤祎。因此,乾隆年间好山园的主人很可能就是雍正四年封贝子的胤祎

六、结语

通过对乾隆诗信息的分析和康雍时代京西一带造园选址的考察,笔者认为,好山园当是雍正年间的一座皇室赐园,其主人应为康熙皇帝皇二十子、雍正四年奉贝子的胤祎

乾隆十四年冬,为营建清漪园、扩展瓮山泊时,好山园因位于瓮山泊东岸(约位于今耶律楚材墓东文昌院位置)即将要挖掘的地带上而被拆毁。

 


[1]《钦定日下旧闻考》卷八十四《国朝苑囿·清漪园》。按,本文文献不加特别注明者俱本《日下旧闻考》。

[2]乾隆:《御制万寿山昆明湖记》。

[3]《御制万寿山清漪园记》云:“畅春以奉东朝,圆明以恒莅政,清漪、静明一水可通,以为勅几清暇、散志澄怀之所。”

[4]王崇简(1602—1678),字敬哉,一作敬斋,顺天府宛平(今北京市)人。明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顺治三年授内翰林国史院庶吉士,累官至吏部侍郎、礼部尚书、太子太保等职。有《青箱堂文集》、《青箱堂诗集》传世。

[5]允礼:《恩赐汇纪》载:“雍正三年三月二十一日,恩赐筑园于西苑旁。”其《御赐自得园记》复云:“圣上驻跸圆明园,臣允礼扈从,蒙恩于园西南隅赐地一区,山环水汇,因地势之自然,以为邱壑,取方定位,庀林鸠工,皆出内帑而官监之园成。”

[6]据张宝章先生考,明珠自怡园位于畅春园之西花园西侧,但也只是在西湖东南而已,距离瓮山尚远。

[7]皇六子胤祚于康熙二十四年逝世。

[8]杨珍:《康熙皇帝一家》,学苑出版社,2009。

[9]康熙四十六年三月二十日《胤祉奏请指定建房地折》。

本期编辑-颐和园研究室 付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