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修订于 2021-11-20 请核对首次阅读时间

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这些节日都有其特定的时代意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是民族情感的鲜活展示和充分表达。春节、元宵、端午、七夕、中元、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一直深受人们喜爱,也形成了一系列丰富的节俗活动,反映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社会风貌,在当今社会仍具有特别的价值和意义。中国传统节庆活动不单单在民间,在御园圆明园里也是极为丰富的。本文通过研究圆明园内的节日活动,以期能推动圆明园的节日旅游市场的发展,更好地传承传统节日文化。

1 上元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上元节,也称元宵节。主要活动有放花炮、放烟火、张灯、赏灯等,故又称“灯节”,还有耍狮子、舞龙灯、踩高跷、猜灯谜和吃元宵等习俗。圆明园盛期,每年元宵节前后,园内也同样要举办一系列的烟火、灯戏等活动。届时,园内到处张灯结彩,充满节日的喜庆与热闹,人们一同期盼繁荣兴盛、国泰民安。

1.1 庆丰图

圆明园盛期,每年新正(农历正月初一)要在同乐园举办大型灯戏活动,乾隆朝取名叫“庆丰图”。灯戏活动的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在同乐园连日演唱节庆大戏,二是在买卖街开设铺面、灯棚(万年鳌山)。最热闹的是正月十三至十九日这7天,其中上元日和燕九(十九)日,凡在圆明园参加皇家宴赏的宗亲、大臣、外藩王公和各国来使,都被特允在山高水长看完火戏之后,又随皇帝一起到同乐园观赏庆丰图,形成元宵灯戏的高潮。

同乐园上演连台大戏时,买卖街也一同开张。开市期间,码头上帆船林立,店门大开,商品琳琅满目。凡京城里能见到的,这里都有。曾供职嘉庆、道光两朝多年的姚元之,在《竹叶亭杂记》一书中,对这处买卖街的盛况有过形象描述。买卖街的各行买卖和厨役等人员,由崇文门监督从外城各肆点中挑选,开店者则由内务府太监充任。每当皇帝大架过市时,跑堂的呼茶,店小二报账,掌柜的核算,众音噪杂,纷沓并起,以为新年游观之乐。凡是被特允逛买卖街的王公大臣,外藩使臣,都允许竞相购买。午后3时左右,各执事官全部退避,后妃内眷等纷纷来此购物,成为难得的乐事。[1]

1.2 观灯

正月十三日,圆明园内开始放灯,至燕九日收灯。当时,大宫门内高悬18架大红宫灯,且从雍正八年(1730)开始,正大光明殿上安设西厢鳌山灯和万国来朝鳌山灯。当时除了各式宫灯,还有冰灯的制作。乾隆御制《冰灯联句》诗序中道:“片片鲛冰,吐清辉而交璧月;行行龙烛,腾宝焰而灿珠杓。”可见当时晚上冰灯的景致十分可观。

法国传教士王致诚在乾隆八年(1743)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中对当时圆明园的张灯情景有如下描述:“(元宵节)那一天,全中国都灯火通明,但是哪里都无法与皇宫(圆明园)里的灯火媲美,尤其……宫殿里的灯火更美。每间屋子,每一个厅堂,每一条走廊,无一例外都悬挂了好几盏灯笼。小小的灯船在每一条河,每一个湖上来回荡漾。所有的山上,桥上,几乎每一棵树上都悬挂着灯笼。灯笼做工非常精致,形状有金鱼、飞鸟、走兽、水果、鲜花、小船、花瓶,各种大小都有。材料有丝织的、角质的、玻璃的、珍珠的等。灯笼上有绘画,也有手绣,有贵有贱。我看过几盏价值都超过一千埃居的宫灯。如果我一一给您列举所有灯笼的形状材料和装饰,那将没完没了。” [2]

1.3 火戏

每年新正照例都要在山高水长陈设火戏。通常从正月十三日开始放灯,至十九日收灯,内容包括马术、杂技、民乐、舞灯、烟火等多项表演,是一次皇家元宵烟火盛会。山高水长楼前月台上,左右各安设烟火牌楼各一座。牌楼为上下三层,十分壮观。午后3点钟,皇帝入座并向臣僚赐茶后,首先表演民乐和曲艺。随后有摔跤、马戏、杂技等表演。天色入暮时,由皇帝宣布放灯,霎那间灯火齐明,花炮、盒子响声大作,整个圆明园的大小数千只廊灯骤然通亮。

1.4 上元三宴

从雍正初年起,每年新正前后,清帝都要在圆明园举办宴会。从乾隆初年起,设“上元三宴”,即正月十四日宗亲宴、十五日朝正外藩宴、十六日廷臣宴。宗亲宴,实际上就是皇室家宴,在九州清晏奉三无私殿举行,由皇帝钦点皇子皇孙及近支王公入宴。朝正外藩宴是清帝在正大光明殿设宴款待来京朝正的各族王公、首领及外国使臣,大学士、内大臣等也同赴此宴。此宴规格较高,规模较大。廷臣宴是清帝宴赏大学士、尚书等勋劳卓著者,入宴者由皇帝钦点。由于廷臣宴人数较少,且词臣居多,因此皇帝与入宴诸臣经常会以时事为题,共赋“联句”长诗。

1.5 听戏

听戏是皇家宫廷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年期间,听戏活动尤为频繁。皇帝在圆明园内的主要听戏场所是同乐园。以嘉庆元年为例,正月初十起,皇帝离宫至圆明园,每日在各处听戏。正月十五日至二十二日,基本每日上勤政殿后都去同乐园听戏。

清宫在各节庆期间要演出与节庆相对应的的剧目,称为节令大戏、月令承应戏。上元节主要上演《灯月交辉》、《万花向荣》等。除节令戏外,清宫还会上演连台本戏等剧目,如《昇平宝筏》、《鼎峙春秋》、《劝善金科》等。

2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阳节,又称端午节,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三节之一。端午节经过二千余年的发展,其传统习俗十分丰富,内容形式多种多样,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荷包、放纸鸢等。同样,御园圆明园内也要举办相应的节庆活动,有福海龙舟竞渡、应节戏等。

2.1 赛龙舟

端午节最重要的一项活动就是龙舟竞渡。每年圆明园里的龙舟竞渡都在福海举行。皇帝及王公大臣等在福海西岸中部的望瀛洲亭观阅斗龙舟,嘉庆时移至澄虚榭;皇太后及后妃内眷,则在东侧湖心的蓬岛瑶台观赏。

龙舟竞渡的选手是宫中太监,他们事前要在福海操练多时。《啸亭杂录》记载,乾隆在端午节“命内侍习竞渡于福海中,皆画船箫鼓,飞龙鹢首,络绎于鲸波怒浪之间。兰桡鼓动,旌旗荡漾,颇有江乡竞渡之意。”龙舟经过皇帝观礼台前时,必须“停桡片刻留”,以示受阅致礼。有时龙舟上还附带一些杂耍表演,如彩台偶戏、把式卖艺等等。

从清帝的御制诗文中,我们也可以了解到以下几点关于皇家龙舟竞渡的信息。其一,龙舟的数目是9只。9是数字中最大的,皇家向来喜欢用9及其倍数。其二,龙舟的形状为船首画鹢。鹢是水鸟名,形如鹫而大,羽色苍白,善飞翔。古人喜欢画鹢首于船头,所以鹢首也指船头或船。其三,福海四岸雕梁画栋,花红树绿。湖中莲荷尚未开花,照例要由行宫进献数盆荷花,以助节兴。

2.2 吃粽子

端午这天必定得吃粽子,宫中也是如此。五月初一至初五,皇帝及宫眷用膳中均有粽子,并且还用粽子供神祭祖,供奉佛堂。宫中也会在端午节将粽子赏赐给军机、翰林等官员,主要是体现一种节日的氛围。[3]端午节当天,宫中几乎不吃别的东西,光吃粽子。皇帝、皇后、皇太后及诸嫔妃膳桌上粽子堆成一座座小山。吃粽子前,还做一些射粽的小游戏。即把许多的粽子放在一个大盘子里,让人们站在一定的范围内,用小角弓射,射中哪只就先吃哪只。乾隆很喜欢这种游戏,为此赋诗:“亲教宫娥群角黍,金盘射得许先尝。”

端午节还有一种主要的节令饮品,即雄黄酒,就是将雄黄加人酒内饮用。雄黄酒除了可喝外,还可用来给小孩擦耳鼻,也有人把它倒在地上,用来消毒、杀菌。除了雄黄酒外,还有屠苏酒、 菖蒲酒等,可以去寒热,延年益寿。

2.3 戴饰物

在古代,民间认为五月是恶月,五日是恶日,五月五日是个双恶的日子,需要认真避忌。后来,对端午节“恶日”的想法逐渐消失,但是驱毒辟邪的习俗活动一直被保留了下来。在端午这天,人们会将艾叶悬挂在门上,也会制作佩戴各种五毒(蜈蚣、蟾赊、蝎子、蛇、壁虎)饰物用以辟邪驱毒。

艾虎是我国古代端午节时常用的一种驱邪辟祟之物,同时也可作为一种装饰品。我国古代将虎视为神兽,认为虎可以镇祟辟邪、保佑安宁。艾虎可以由艾草编织裁剪而成,也可以剪彩为虎,再粘上艾叶,在发髻或身旁佩戴。端午节还有一种特有的民间艺品就是香包。香包又叫香囊、香袋、荷包等,有用碎布缝成的,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内装香料,佩在胸前,会香气扑鼻。

这些民间习俗同样在宫廷里得以沿袭。端午这天,乾隆帝朝冠上戴艾草尖,身穿蓝棉纱袍和红青棉纱绣二色金龙褂,身上拴龙舟形大小荷包和五毒小荷包。皇后、皇太后及宫中女眷,头上戴五毒簪、艾草簪,绸布制的老虎簪。宫内的陈设无不体现端午节的特点:墙壁上挂的是龙舟呈祥缂丝挂屏,桌上摆大青葫芦音乐座钟,瓶内插五福五瑞花……就连各宫里用的熏香都是菖蒲根、茎为原料制成的。

佩带药子锭是清宫廷中又一项应节活动。在节日前清宫造办处要应节制做各种药子锭,既有紫金锭、蟾酥锭、盐水锭、离宫锭、避暑香等。制作好的药子锭有的用于内服,有的则做成佩饰。盛装药子锭的小绣袋上各花纹中有五毒图,彩色秀巧的小药袋、荷包及火镰包等小物件,既美观实用又可驱毒辟邪 。

3 七夕节

农历七月七日是七夕节,这一天,妇女对着月亮穿七孔针,祈求心灵手巧,故又称乞巧节。另外,相传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织女会在天上鹊桥相会。这一传说给七夕节带来了浪漫色彩。

清代,七夕风俗仍很流行,主要是拜月乞巧、祭祀牛女星君。当天,宫中后妃祭祀乞巧,虔祝农桑繁茂。同时,陈瓜果、搭彩棚、奉牛郎织女牌位,并由帝、后率内廷妃嫔对月拈香行礼,祭拜牛女星君。道光三年(1823)《恩赏日记档》亦有记载:奴才禄喜谨奏,为奏闻事。七月初七日,奴才率领内学首领刘德、陈进朝,太监刘进喜、安福至西峰秀色念斋意,十番学随乐,内学伺候献戏,承应《仕女乞巧》《七襄报章》《闹庄救青》。候皇后等位至同乐园,外学学生双福、祥福接念斋意。谨此,奏闻。旨意:着按例伺候。

清初宫中乞巧,雍正以后都在圆明园西峰秀色举行。“七月七日,祭牛女,宫殿监司其事。西峰秀色,为御园四十景之一,七夕巧筵,曩时常设于此,有彩棚蛛盒之胜。乾隆御制诗云:‘西峰秀色霭宵烟,又试新秋乞巧筵’盖纪实也”。 《雍正十二月令行乐图》中的“七月乞巧图”描绘的便是七夕之夜,后妃宫女们在圆明园西峰秀色楼台上设宴乞巧的场景。

七夕节作为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宫内同样少不了上演节令戏。据现存的昇平署档案记载,乞巧节当日一般会有两次承应,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祭祀献戏,一类是观赏演戏。祭祀献戏的时间在早上举行仪式时,大约在寅、卯时要先祭拜牛女星君,皇帝、皇后和妃嫔拈香行礼、内学首领和太监穿蟒袍补褂伺候念斋意,内学随乐伺候献戏。巳时再至另一地点承应观赏戏。 关于节令戏的剧目,主要有《七襄报章》、《仕女乞巧》、《银河鹊渡》、《七夕佳辰》、《双渡银河》、《鹊桥密誓》等。这些节令戏反映了乞巧节民俗文化,体现了对古代皇室女子的特殊关注。

4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又称中秋节。中国古代帝王有秋天祭月的礼制。中秋之时天子要到都城郊外祭月,设香案,摆瓜果。逐渐地,这样的习俗也在百姓中相传开来。到了中秋这一天,百姓们都安排家宴,子女团圆,一起赏月叙谈。中秋节的习俗也同样在宫廷中沿袭下来。

4.1 祭月

祭月,又称拜月,此习俗由来已久。中秋之夜,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贵人家的子女皆集体出动,从踰姗学步的小儿到十二三岁的少男少女都身着成人服饰,登楼或于中庭焚香拜月,男子希望能够早日金榜题名,女子则愿如嫦娥般花容月貌,青春永驻。

清代,祭月活动较之前代更为隆重。清代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八月”之“中秋”条记载了清代京城祭月的风俗:“十五日祭月,香灯品供之外,则团圆月饼也。雕西瓜为莲瓣,摘萝卜叶作娑罗。香果蘋婆,花红脆枣,中山御李,豫省岗榴,紫葡萄,绿毛豆,黄梨丹柿,白藕青莲。云仪纸马,则道院送䟽,题曰月府素曜太阴皇君。至于先丁后社,享祭报功,众祀秋成,西郊夕月,乃国家明禋之大典也。”[4]由此可知,清代不仅祭月的瓜果品类繁盛,有西瓜、脆枣、紫葡萄、黄梨等多种,对月亮的崇敬更是超越前代,甚至将月神奉为“月府素曜太阴皇君”。

中秋节祭月的风俗不仅是个人活动,也是“国家明禋之大典”。在清廷,当天,除了皇后要主持祭月外,清帝也要在月供前拈香。中秋节间宫内要祭月,称为月供,昇平署需有人在月供前“念斋意”,即诵念祷文。道光十年《恩赏日记档》载:“八月十五日,涵月楼月供改奉三无私檐下,万岁爷酉初一刻至月供前拈香,酉初三刻送焚化毕。”可以看出,早期月供在下午五时左右开始,清末提前至下午三时。当天皇帝亲手拈香,行礼。随后,后妃宫女依次行礼。香尽,总管太监请皇帝送“焚化”,即焚烧供桌上的月光神马,随焚化,撤供。其间有昇平署人员念斋意,并有奏乐。地点是皇帝的寝宫,驻跸圆明园则涵月楼、奉三无私,紫禁城则养心殿,颐和园则玉澜堂。

祭月除用月光神马外,还有一种给儿童祭拜用的泥塑玉兔像。把玉兔做成人形,并穿戴衣冠,称之为“兔儿爷”。兔儿爷造型多样,大小不一,深受人们喜爱。民间在中秋之夜都要买来供奉,这种风俗也影响到了宫中。故宫内现在还存有数尊清朝晚期的泥塑兔儿爷,大的高三四十厘米,小的仅七厘米,皆是兔首人身,打扮如同戏曲中的武将,头戴金盔,身穿铠甲,外罩大红蟒袍,或骑梅花鹿,或高踞城头,或端坐菊花丛中。

4.2 吃月饼

中秋节的另一重要习俗就是吃月饼。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其名最早见于宋代,直到明代月饼才真正与中秋节结合起来,并逐渐具有了团圆的美好寓意。

清朝宫廷的月饼也是很有特色的。清宫月饼种类很多,有用香油和面制成的香酥皮月饼,也有用精炼后的奶油和面制成的奶酥油月饼,还有猪油和面的月饼。有糖馅、果馅(蜜饯果脯),澄沙(过滤后很细的豆沙)馅、枣馅,还有芝麻椒盐的甜咸馅月饼。

清宫制作月饼所用木模有大小八种规格,因此月饼有不同的大小与重量。另外,清宫月饼不论是清帝后御用,还是祭祀月供、赏赐所用,月饼的规格、大小都是成套的。据清宫档案记载,清宫祭月供桌上的月饼由大至小摆成塔形,顶尖月饼直径两寸(约六点六厘米),最底的大月饼直径两尺(约七十厘米)。[5]

4.3 赏月

中秋当天,清帝在圆明园内还会有一些活动。以乾隆二十一年(1756)为例,乾隆当天先往各处拜佛,然后处理完政事,往月供前拈香。这天晚上,清帝一般还在西洋楼万花阵举行灯火晚会。妃子和宫女一个个进入迷宫,争着抢着奔向阵中心的亭子,领取皇帝给她们的各类奖赏品。她们每人手执一支短杆,上托一朵黄绸子扎的莲花灯,花心点燃蜡烛,好似无数颗亮晶晶的星星东流西窜,构成一幅多彩的图案。中秋晚上赏月也是必不可少的。福海景区的平湖秋月和后湖景区的上下天光是中秋赏月佳处。这两处建筑临水而建,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意境。《雍正十二月令行乐图》中的“八月赏月图”就描绘了一轮明月倒映湖中,人们在亭台楼阁之上赏月观景的场景。

5 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同样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重阳节这一天,习俗较多,主要有赏菊、登高、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雍正十二月令行乐图》之“九月赏菊图”中,皇室成员欣赏着院里盛开的各色菊花,并且登上远处的小山眺望,展现了宫内过重阳节赏菊登高的场景。

5.1 赏菊

菊花盛开于秋天,清芳幽香,画意无限,因此赏菊成为秋季的一项室外活动。晋代诗人陶渊明爱菊花成癖,写下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此后,赏菊咏菊成为文人雅士最爱好的重阳习俗。于是,又有了王勃的“九月重阳节,开门见菊花”、孟浩然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描写重阳赏菊的情景。到了清代,有的地方还会在重阳节前后举行菊花大会,吸引无数的民众前来观看,热闹空前。

5.2 饮菊花酒

菊花除了观赏,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古时的菊花酒酿制需要一年的时间,九月九日采下初开的菊花和茎叶,掺入准备酿酒的粮食中,放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饮用。明清时代,菊花酒中又加入多种草药,用甘菊花煎汁,用曲、米酿酒或加地黄、当归、枸杞诸药。传说喝了这种酒,可以延年益寿,因此又称为“长寿酒”。重阳佳节,亲朋相会,共赏黄花,同饮菊酒,确实别有一番情趣。

5.3 登高

九月秋高气爽,阳光高照,高阜之处空气清新,登高可强身健体,有益于身心健康。古人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还要赏花饮酒,颇有野游之趣。隋代孙思邈《千金方·月令》曰:“重阳日,必以看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归。”古代也留有不少记载重阳登高活动的诗句。如王维诗云:“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李白诗云:“九日天气清,登高无秋云。”清帝逢节也于圆明园内登高望远,所谓“九月九日,宫中登高在御园,或移跸香山”,[6]福海北岸的两峰插云高台亭即是御园每年重阳登高之处。

5.4 插茱萸

从唐代起重阳节就有插茱萸和簪菊花的风俗。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有较浓的辛辣之味,能除膻腥之气。古人认为佩戴此物能除恶气,御初寒。每年重阳节,民间采茱萸制成香囊佩带,或插戴头上。同样,清帝在这一天也会在冠上插茱萸,并随身携带菊花荷包。

5.5 重阳糕

重阳糕在明清以后又多称为“花糕”,是一种重阳节的应节食品。糕谐音“高”,因此吃重阳糕有生长、向上、进步、高升的寓意。重阳糕上的诸种饰物也都有着各自的寓意,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比较讲究的将重阳糕做成九层,形似一座宝塔,上面再做两只小羊,以合“重九”、“重阳(羊)”之俗。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上小彩旗,并点上蜡烛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而小彩旗则隐喻为茱萸。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讲:“京师重阳节花糕极胜。有油糖果炉作者,有发面累果蒸成者,有江米黄米捣成者,皆剪五色彩旗以为标识。市人争买,供家堂,馈亲友。”[7]

清宫每到重阳节前,由敬事房传内饽饽房制作花糕,做好的花糕被盛放在雕漆盒内,又用各色彩纸做成小旗,贴以金字,插在花糕上,用作奉先殿及佛堂的上供。

6 对圆明园节日旅游市场的思考

通过前文的分析研究,我们可以看出传统节日包涵了很多重要的文化精髓,如祭祀文化、吉祥崇拜文化、孝悌文化、饮食文化等,这些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人生意义。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东西方文化不断融合。中国传统节日逐渐受到外来节日,如情人节、复活节、圣诞节等的冲击和挑战。人们对传统节日的观念和意识逐渐淡化,保护和传承传统节日也就成为一项重要工作。圆明园作为清朝的皇家御园,历史上的节日活动十分丰富。在当代继续保护和发展传统节日,对圆明园节日旅游市场的开发也具有现实意义。

6.1 加大传统节日宣传

人们对节日意识的淡化,有一部分原因是社会缺乏节日宣传。圣诞节这些洋节能引起国人的注意,很大原因就是商家提前进行大力宣传。因此在各种传统节日来临之际,圆明园也应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并让整个圆明园充满节日的氛围,从而引起人们的关注,提高游客量。

6.2 推出传统节日配套产品

传统节日都有自己的饮食文化、习俗活动、精神追求等,开发相应的节日活动,可以使游客在特定节日了解特定的风俗习惯,了解传统节日的内涵和意义。开展一些游客能参与其中的活动,能使游客更有参与感,更切实地感受节日的内涵和氛围。

圆明园已经举办过元宵灯会,也受到了各方好评。在已有活动基础上,仍可加深对上元节庆活动的研究,制作更丰富的圆明园特色宫灯。同时可以考虑通过高科技手段恢复灯戏、火戏,打造圆明园灯火盛宴。

端午节这天圆明园也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龙舟竞渡,增添了节日的气氛。包粽子、制作香囊的活动也是吸引了很多的游客,丰富了市民的节日文化内容,使大众更好地了解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端午节还有一些其他的习俗活动后续也可以开展起来,使节日内容更多样化,吸引更多的游客。

重阳节这天,可以推出重阳糕、菊花酒等饮食产品,制作与茱萸、菊花相关的小饰品,让人们体会去祸祈福的含义。另外还可以举办登高赏菊诗歌创作大赛,引导民众对传统节日承载的文化进行思考。

中国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载体,而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和中华儿女的精神寄托。圆明园作为曾经的万园之园,虽然美景不再,但深厚的文化积淀不会消失。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节日,增强文化软实力,是新时期圆明园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将推动圆明园自身文化产业的发展迈向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清]姚元之撰.竹叶亭杂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7:5—6.

[2]张恩荫,杨来运.西方人眼中的圆明园[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32.

[3]万秀锋.明清北京地区的端午节习俗考述[J].北京民俗论丛,2013,00:141—142.

[4]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清宫昇平署档案集成(第2册)[M].北京:中华书局,2011:592—593.

[5]张超.家国天下[M].中西书局,2012:290—291.

[6]郝成文,董越.清宫乞巧节演剧述略[J].文化遗产,2018,6:41.

[7][清]潘荣陛,富察敦崇.帝京岁时纪胜 燕京岁时记[M].北京:北京出版,1961:26—27.

[8]苑洪淇.清宫月饼制作[J].紫禁城.2017,10:92—93.

[9][清]吴振棫.养吉斋丛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5:188.

*孙思:圆明园管理处研究院。

[1] [清]姚元之撰:《竹叶亭杂记》,中华书局,2007年,第5—6页。

[2] 张恩荫、杨来运编著:《西方人眼中的圆明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2页。

[3] 万秀锋:《明清北京地区的端午节习俗考述》,《北京民俗论丛》,2013年第00期,第141—142页。

[4] [清]潘荣陛、富察敦崇:《帝京岁时纪胜 燕京岁时记》,北京出版社,1961年,第26—27页。

[5] 苑洪淇:《清宫月饼制作》,《紫禁城》,2017年第10期,第92—93页。

[6] [清]吴振棫:《养吉斋丛录》,中华书局,2005年,第188页。

[7] [清]潘荣陛、富察敦崇:《帝京岁时纪胜 燕京岁时记》,北京出版社,196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