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圆明盛世86
仙人承露台须弥座
仙人承露台始建于清嘉庆年间,位于绮春园三十景之涵秋馆假山东侧,凤麟洲湖西岸。须弥座陈设于砖砌圆台之上,外围弧形汉白玉栏杆一圈。须弥座整体呈圆柱形束腰,石身镌刻繁
...
含经堂「搴芝」石
此太湖石经过人工凿剔修饰,石身宛如一颗灵芝浑厚挺拔。乾隆帝御题“搴芝”二字。须弥座上枋镌刻包皮和云子卷草纹样,下枭镌刻覆莲,圭角镌刻素线卷云。搴芝石与绘月石同为
...
青白玉交龙钮「纪恩堂」玺
纪恩堂共有两处,一处在圆明园的镂月开云殿,是乾隆初次觐见康熙的地方;另一处在热河避暑山庄内康熙赐居的住所。
为了昭显祖父的眷顾,乾隆特别把两处命名为「纪恩堂」,
...
濂溪乐处
濂溪乐处,位于圆明园北面,汇芳书院之东南,本园中心是一个被湖面和小溪所围绕的大岛,岛略偏西北,东南水面较广,湖四周被山环绕团团围住,栽植着大量的莲花。
...
文源阁
文源阁,是为圆明园中的藏书楼,特为保存我国现存最大的一套古籍丛书——《四库全书》而修建。外观都采用绿、黑两色,这是因为古人认为黑色属水可以防火的缘故。
...
水木明瑟
水木明瑟建在后湖以北,雍正时期就已建成。主体建筑丰乐轩临溪而建,轩东北即著名的“水木明瑟”殿,又俗称风扇房,工匠将水引入殿内,利用水力推动风扇制冷,如此,殿
...
坐石临流
坐石临流,圆明园四十景之一。位于后湖景区东北侧,此景正是复制了位于浙江绍兴的兰亭,兰亭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公元321—379)的庄园,他在此与名士朋友们行流
...
澹泊宁静
澹泊宁静,位居后湖直北,主建筑是座田字式大殿,俗称“田子房”。殿外稻田弥望,河水周环,雍正五年建成,在此雍正皇帝表现了他对农业重视的心态。
...
映水兰香
映水兰香,圆明园四十景之一,位于澹泊宁静之西,由稻田、织坊和鱼塘组成。本景为多稼轩,其屋顶铺着石板瓦,风格确实显出一派朴野格调,乾隆在此地行“观农”之事,有
...
武陵春色
建于1720年前,初名桃花坞。乾隆帝为皇子时,曾在此地居住读书。盛时此地山桃万株,东南部叠石成洞,可乘舟沿溪而上,穿越桃花洞,进入“世外桃源”,池北为五楹敞轩
...
月地云居
月地云居,位于圆明园西南,旧称“清净地”,雍正去世后,他的画像被乾隆供奉在这里,后来,鸿慈永诂建成皇家祖祠安佑宫供奉先皇御容。这里添建佛寺,改名为月地云居,
...
藻园
藻园位于圆明园最西南,西、南两面倚园墙,东望“山高水长”。山环水带,亭台错落,是一处摹写江南园林的园中之园,南北长190米,东西宽125米,占地2.3万平方
...
大水法石鱼
大水法石鱼,长126厘米,宽93厘米,高50厘米,原位于圆明园西洋楼大水法前。
法国人莫里斯·亚当曾经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拍摄过石鱼尚在大水法喷泉前的照片,此
...
《人骑图》卷
此图卷盖有”淳化轩“和”淳化轩图书珍秘宝”印,《石渠宝笈续编·淳化轩》上有此图卷的著录,说明此图卷为圆明园淳化轩
...
时赏斋「青云片」石
青云片又称雌石,体型玲珑剔透,采集于北京房山,原为明万历进士、书法家米万钟欲点缀其勺园之物,但终因此石体型巨大且难以从房山运抵而放弃,后被乾隆帝运至圆明园,露天
...
圆明园金瓯永固杯
金瓯永固杯是清代皇帝于每年正月初一举行元旦开笔仪式时使用的专用酒器。清代元旦开笔仪式始于雍正年间,乾隆时期形成定制,每逢元旦在紫禁城养心殿东暖阁明窗举行,金瓯永
...
“坐石临流”亭之兰亭八柱及兰亭碑
现存于中山公园“景自天成”亭的兰亭八柱及兰亭碑
兰亭八柱及兰亭碑皆为圆明园”坐石临流”亭之旧物,今为中山公园内
...
《浮玉山居图》卷
《浮玉山居图》卷
此图卷盖有”淳化轩“和”淳化轩图书珍秘宝”印,《石渠宝笈续编·淳化轩》上有此图卷
...
《画高宗御笔秋花诗》轴
张若霭是清代三朝重臣张廷玉之子,皇帝亲封的内阁大学士,是典型的御用文人画家,地位极高,所作多与宫廷相关。可能是因为只活了34岁,留下的作品并不多。
《高宗
...
《十二禁籞图》轴
古代人们的活动都遵循四季时令,《礼记·月令》将乐律和历法联结,一年十二月与十二律相配,”太簇”对应孟春之月,即农历正月。《清宫内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