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概况
文物名称: 蒨园「青莲朵」石
文物类别: 石刻
文物年代: 乾隆年
最大长度: 约170cm
最大宽度: 约150cm
最大高度: 约230cm
原藏地点: 蒨园
流散时间: 1927年
现藏地点: 北京大学
回归途径: 尚未回归
回归时间: -
文物简介
本文修订于 2023-12-21 请核对首次阅读时间

南北朝时期,诗人萧纲道:“满月为面,青莲在眸”,出自《释加文佛像铭》。青莲,取意智慧。青莲朵石原为长春园蒨园西宫门內韵堂书屋西侧露天陈设旧物,石身整体玲珑剔透、脉络纵横,宛如一朵盛开的莲花,出水芙蓉般的亭亭玉立、皎洁无瑕。孔洞分布平缓有序、脉络纵横,时而关联时而断续。南面正中居上镌刻乾隆十七年(1752年)正月《青莲朵》御制诗五首;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乾隆帝御题“青莲朵”三字;军机大臣兼吏部尚书汪由敦及东阁大学士梁诗正赋诗各一首,现字迹难以辨认。须弥座上枋镌刻硬卡子纹样连续,束腰镌刻绶带纹样,下枭及下枋镌刻软卡子如意云纹。南宋时期,宋高宗赵构在奸臣秦桧临安(今杭州)故居旧址之上新筑德寿宫,并添置“芙蓉”太湖石一块。到了清中期,乾隆帝首次南巡(即乾隆十六年〔1751年〕)便一眼相中了此太湖石,惜爱有加。地方官吏揣摩圣意之后于次年将其从浙江钱塘(今杭州)走水路起运至京师海甸(今海淀)御园。以山水画见长的宫廷画师王炳在《御制蒨园八景诗图》中清晰地勾勒出青莲朵婀娜多姿的身型,笔墨浓淡相宜、恰到好处,并赋臣汪由敦敬书乾隆帝《青莲朵》(乾隆十八年〔1753年〕)御制诗一首:“蓝瑛碑侧石,名之青莲朵。介示无去来,默传忘物我”。咸丰十年(1860年)圆明三园罹劫,蒨园整体被焚,唯有青莲朵及梅石碑质地坚韧得以幸存。直至民国年间,青莲朵被原北洋政府交通系大员、代国务总理、中国营造学社创始人、时任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董事会会长朱启钤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转运至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社稷坛西门外土山南麓得以妥善保护。2013年,5月12日,青莲朵入藏中国园林博物馆,并安置于一层大厅全景式巨型立雕圆明园沙盘北侧游廊正中陈列展示。

《青莲朵》乾隆十七年(1752年)
客岁驻辇杭城,偶于宋德寿宫故址寻所谓蓝瑛梅石碑迹。碑尚杰竖,梅已槁朴。而其侧犹有摧崣玲珑硉兀刻削者一峰存焉。抚摩良久。回銮后地方大吏意以舟便致贡。念事已成,留置御园,名之曰青莲朵。
出自:《御制诗二集》卷三十一

蒨园「青莲朵」石-梦回圆明园
原存于中山公园的茜园“青莲朵”石

蒨园「青莲朵」石-梦回圆明园
现存于中国园林博物馆的茜园“青莲朵”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