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概况
现状: | 考古发掘中 |
景群: | 圆明园四十景 |
题咏: | 乾隆皇帝 |
地址: | 圆明园遗址公园 |
游览指数: | ★★☆☆☆ |
景区简介
本文修订于 2022-06-11 请核对首次阅读时间
本景区为圆明园四十景之首,南起圆明园大宫门前影壁,北至正大光明后寿山,东西以如意门为界。长370米,宽310米,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
正大光明殿及大宫门区,建成于雍正三年(1725年)。同年八月二十七日雍正帝首次驻跸圆明园,谕曰“朕在圆明园与宫中无异,凡应办之事照常办理”。自此该园正式成为清代帝王长年园居理政之御园,历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130余年,直至咸丰十年(1860年)毁于英法联军劫火。
大宫门,南向门殿五间,门檐悬挂雍正帝御书“圆明园”匾。此门专供皇帝出入,门殿东西分设左门、右门,大臣奉旨入院从左门出入,太监杂役人员从右门出入。出入贤良门,亦称二宫门。南向门殿五间,挂雍正帝御书“出入贤良”四字匾。门左右有顺山值晨呈递奏折之处,俗称奏事门。
正大光明殿,宮门内七间大殿,内楣高悬雍正帝御书“正大光明”四字匾。此殿为御园正衙,是 举行朝会与重大庆典之所,功能类似大内太和殿、 保和殿。清代宮、苑共悬四幅“正大光明”匾,大内乾清官为顺治帝御书,景山观德殿为康熙帝御书,此殿为雍正帝御书,承德避暑山庄勤政殿为乾隆帝御书。
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圆明园,正大光明殿曾被作为联军司令部,10月19日下午3时侵略者准备收兵回营时,最后把“所仅存的”正大光明殿,一并焚毁。同治时期大宫门及左右门,出入贤良门及东西顺山值房,以及部分朝房、值房均补盖、添修成型。1900年庚子事变,园内残构均彻底毁于兵匪。
圆明园罹劫后又经百年风雨,正大光明殿遗址东西成为居民院落,2000年已全部拆迁,殿后寿山残存。原出入贤良门外之宫门区早已辟为稻田,1998年福海清淤时将此地垫土植树绿化。目前出入贤良门外区域正在进行考古发掘。
本文版权归发布者 @圆明园事务总管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带有Google AdSense标识的推广,已过滤敏感信息,但仍请辨认真伪。
本站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文章及图片如有侵权,请点击右侧菜单,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