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修订于 2020-05-14 请核对首次阅读时间
德国人奥尔末(Ernst Ohlmer,1847-1927)1873年以玻璃底片拍摄的圆明园西洋楼照片,最早为中国公众所知是在1933年。这一年的10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发行中国留德学生滕固(1901-1941)编辑的《圆明园欧式宫殿残迹》,收录了奥尔末拍摄的圆明园照片12帧。这些照片,对于北京史、摄影史的研究者和爱好者来说,并不是陌生之物,近年来,它们散见于一些出版物之中。但亲见台湾收藏家秦风先生直接从奥尔末的玻璃底片上冲印出来的图片,笔者的内心仍受到强烈震撼想不到图片的质量如此之好,呈现的细节如此丰富,仿佛它们摄于昨日。
今日之圆明园早已不是这12帧图片显现的模样了。奥尔末的照片拍摄于圆明园被焚12年后,是目前已知的圆明园西洋楼建筑群的最早影像。如其所示,彼时西洋楼一带的欧式建筑,轮廓及外观大体完整,大火毁掉的只是建筑的内部构架及屋顶。特别是万花阵留存完好,迷宫中央的凉亭清晰可见。这般场景尚被滕固称为“残迹”,今日我们又该如何描述徒余几堆残石的这处东方名园呢?
对奥尔末1873年拍摄的圆明园西洋楼场景进行考察,在奥尔末拍摄的同一角度拍摄了同一场景。新旧对比图片如下。
如有错误之处还望各位指正。
1、谐奇趣南侧偏东
2、谐奇趣南侧偏东全景
3、谐奇趣东翼之音乐亭
4、谐奇趣北面
5、万花阵(黄花阵)花园门
6、方外观东南侧
7、海晏堂西侧
8、海晏堂西南角
9、远瀛观南面
10、大水法南面
11、观水法
本文版权归发布者 @圆明园事务总管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带有Google AdSense标识的推广,已过滤敏感信息,但仍请辨认真伪。
本站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文章及图片如有侵权,请点击右侧菜单,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