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修订于 2021-05-23 请核对首次阅读时间

如果说起近代园林史上最大的创痛,人们就会想到 1860 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时对圆明园的焚毁与劫掠。时过境迁,人们想要一睹昔日的胜迹美景,从文献史料、考古发掘等各种方式入手,费尽辛苦,却也难窥真容。而在这时,利用相关图像资料,来帮助人们以了解这万园之园的壮丽景象,就显得弥足珍贵了。描述圆明园的图像资料不少,在众多的图像中,绘制于民国时期的《圆明园鸟瞰图》《圆明园复旧图》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两种。

妙笔留图,惠及百世——记民国时期绘制圆明园图的金勋先生-梦回圆明园

圆明园鸟瞰图(来源:《东方之光:古代中国与东亚建筑 》)

《圆明园鸟瞰图》尺寸为 94×184.8 cm,《圆明园复旧图》(比例1:400)尺寸为 178.4×327.4cm,两幅图均于民国二十年(1931)前后编绘而成,采用山水形象画法,色彩艳丽,形象地再现了同治十二年(1873)重修后、圆明园三园焚毁前的盛况,是研究圆明园全景的珍贵史料。金勋(1882 -1976),本姓完颜,字旭九,满族人。他是个土生土长的海淀人,家住在成府村。金勋生于光绪七年四月十日(1882 年5月26日),其家庭是一个建筑营造世家,父亲金荣山,字书田,住在成府村书铺胡同,曾充任天利木厂铺长,同治时期多次承接朝廷的建筑工程,因此家中保存了部分清宫建造的图纸和烫样。金勋与圆明园的接触从幼年就已开始。他在幼年时曾在圆明园正觉寺出家当喇嘛,15岁进入“如意馆”当学徒,后在圆明园堂档房当差。虽然金勋在圆明园活动时,圆明园已遭浩劫,但毕竟距离的时代较近。幼年及少年时期的见闻都为他后来对圆明园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之后,尤其是民国建立至溥仪出宫之后,圆明园管理松散,被民间私自拆毁得面目全非。亲眼目睹着圆明园从一座皇家园林变成了一片瓦砾废墟,金勋无比痛心。自此他开始从事圆明园史料、文献的收集、研究和遗址的实地测绘,终生未间断对于圆明园的研究。金勋早年专学中国传统建筑彩画,曾参加颐和园长廊的彩画重绘。他经过自学,在工程图纸的绘制方面有较高造诣,曾参与燕京大学新校园(今北京大学)建设工程,并负责绘制博雅塔等建筑的设计施工图纸,这都使得他的圆明园研究成果具有相当的学术水平。

1924年,通过实地仅存的标志性建筑遗迹和历史上的书画资料,金勋绘制了第一张大比例尺圆明园全景平面图,这是圆明园研究史上第一次用现代科学方法绘制的平面图,成为其后圆明园研究、测绘的重要资料。1931年前后,金勋在朱启钤创办的中国营造学社担任绘图员,根据学社所制实测资料及样式雷图档,考释性地绘制完成《圆明园复旧图》。后经改绘衍成营造学社刊本《圆明长春万春三园总图》(1933年)。

1932年到北平图书馆后,他担任舆图组馆员,遵照朱启钤的嘱托,继续整理样式雷图档。因此金勋长期在工程阅览室工作,有机会大量接触、了解圆明园的史料,对圆明园的研究有了更多的成就。他曾将圆明园内原有的各景区分别绘制平面图、立体图,共300多张;还编写了多种有关圆明园的文字资料,如《圆明园文源阁纪实》《圆明园四园详细地名表》《北平图书馆藏样式雷制圆明园及其他各处烫样目录》《北平图书馆藏样式雷藏圆明园及内廷陵寝府第图籍总目》等,金勋关于圆明园的著作现在多藏于国家图书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

昔日圆明园的盛景已不在,正是因为消失又极具价值才让后世的人念念不忘。恢复圆明园的本来面貌是后来学者孜孜以求的目标,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就是依仗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留存史料,从这一点上来说,金勋先生的绘图工作的价值就非常大。金勋于1976 年 1月6日逝世,终年 95岁,斯人已逝,画作长存。今日,唯有努力结合金勋的留存画作,结合史料,尽力恢复昔日繁盛的“万园之园”,才是对金勋先生最好的纪念。

 

妙笔留图,惠及百世——记民国时期绘制圆明园图的金勋先生-梦回圆明园

营造学社刊《圆明长春万春三园总图》(来源:《圆明园》第1集)